新媒體是對應以前的媒體,我們叫新媒體,那以前的媒體是什么呢?需要了解媒體是什么?
首先的先了解媒體的概念及歷史。
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中國古代,有“媒人”,“媒”主要是在男女婚嫁中起傳情達意的中介作用;英文單詞 媒體(media)一詞來源于拉丁語“Medius”,音譯為媒介,意為兩者之間;
既然媒體是兩者之間,是哪兩者之間呢?是受眾及媒體內容之間的橋梁。
那媒體的本質是什么?是受眾群體與媒體內容的橋梁連接關系,本質是信息傳遞。
如何連接?從日常的口口相傳,古代驛站,現代的報紙,電視,平面廣告,PC消息,到現在的手機互聯。
為什么現在是新媒體呢?而以前的是舊媒體呢?因為以前的媒體屬性是通過某個終端(人,物),這些終端的屬性是可有可無的,你可以有電腦,有報紙,電視,驛站,口口相傳,但是都可能這些終端,不一定是必須的。而現在出現手機后,發現手機能使人變得更強大,使手機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這是第一點,是手機是人的必須品,而非以前的媒體介質,可有可無;
第二點,以前社會可能沒有報紙,沒有電視,沒有驛站等途徑傳遞消息,普通人能照樣生活,現在被社會全球化后,使每個人生活、工作都與這個社會密切相關(市場化、全球化的結果),現在卻是可以通過手機完成以前報紙、電視、驛站、PC手機上的基本上所有功能,把這些功能強化在每個人身上,也表示智能手機的出現,使所有以前的媒體必須快速轉移到智能手機端,否則將被淘汰,這個淘汰的速度,估計就只有2~3年的時間,這個速度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會形成新的媒體業態;
第三點,就智能手機與以前其他的PC、報紙相比,接受的信息量是至少10倍以上的信息量,在地鐵,公交、閑暇時間都可以接受信息,這就是手機的碎片化,也因為碎片化導致大部分人都被信息強覆蓋,都是信息的消費者,導致以前的媒體的信息量都必須轉移到手機端,但因為大部分人的信息量太多,導致信息內容受眾的喜好程度,成為新媒體的運營成功的關鍵,也使以前信息的傳遞單向化,轉向信息的交互化,使以前的媒體方是核心,現在變成受眾群體成為核心,一切都是受眾群體為主,而非媒體發布方為主,現在的新媒體以受眾喜愛程度為主要考量,互動化的媒體特征;
第四點,因為新媒體是以受眾群體喜愛程度為主要考量,且具有互動化,導致以前舊媒體沒有出現過的現象(圈子文化)被強化,受眾群體是核心地位,且他們之間可以不斷的交互,使他們這些群體形成一個又一個圈子,不斷的圈子化,重構或者強化了圈子文化,如愛好圈子,購物圈子、生活圈子、工作圈子、學習圈子等等,同時因為現代的移動地圖及交通的便利,導致了圈子不僅僅停留在線上,同時線下也不斷的被強化,如旅游圈子線下化,新媒體導致了現在社會形態,變成了一個個圈子(社區化),以虛擬的社區服務線上線下,讓每個人的交互行為及語言等,將爆發性增長,導致了新媒體的圈子化,社區化的傾向,也是去中心化的一個社會形態,交互化及圈子化的趨勢,導致以后組織能力強,溝通能力好的群體,將是未來社會的中間力量,而大部分圈子的生命周期更短,在某塊領域的圈子,將是贏家通吃的原則,而圈子的靈魂將是圈子存在的基礎,如”羅編思維“,“占豪”博客,“小米生態”,出現大量的個性化圈子。
第五點,新媒體的存在必須有商業經濟的推動,相比以前的舊媒體,以前報紙、PC端等方式都是單向推送信息,受眾群體被動接受信息,以前典型案例“送禮就送腦白金”的時代,而現在的新媒體,受眾群體自由選擇其媒體,且媒體具有交互性,使以前的單向推送的商業推廣,必須轉化為虛化(有趣,有料,好玩,情懷,酷比),符合受眾群體人性化的交互化信息,導致了商務推廣的多樣化及人性化特點,必須面對不同圈子的受眾群體,傳遞不同的人性化的信息,才讓更好的商業到達預期效果,而以前商業推廣中,主要是單向的推送信息站主導地位,現在則是靠口碑推廣將成為主導地位,導致以后媒體的地位將慢慢弱化(因推廣商的強弩之末),而新媒體的內容將是未來的的競爭核心,如羅輯思維,小米粉,雕爺牛腩,黃太吉等,最根本原因是新媒體的信息傳遞,將低成本化運作,導致新媒體的傳遞價值弱化,但是內容的強化,且內容被高度虛化(如情懷,有味,有料),也還原了媒體的本質,使媒體不需要媒體,媒體只是一個很方便快捷的橋,內容才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