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最糟也最棒的書店》 實體書( 非虛構 管理 4星)
上次去省圖不知道能借到什么書,想起阿雷讀過好幾本松浦的書,我也讀過他的《100個基本》,印象很好,就搜索了一下,結果發現只有一本,就是這《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我記下索書號,結果發現這本書在經營店鋪類那里。其實這不太沾邊啊,大概是被書名給騙了吧?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主題并不是講怎么經營好一家書店,反倒是松浦在里面說自己一直沒怎么考慮過持續經營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以后要努力的方向。某種程度來說,松浦也有點標題黨吧?題目部分的內容其實寫的并不多,也沒有深入和展開寫。這是一本比較隨性的散文集,講述了松浦從高中休學工作,去美國,回日本賣書,開書店,寫作,做移動書店,最后開了Cow Books的一些經歷。以《如何不上班的生活》作為引子開篇,最后也用開了Cow Books做結尾,還寫了一個水分更大的與岡本仁的對話作為結尾,很好呼應了開篇,也算比較圓滿。豆瓣上有人給這本書很低的評價,還嘲諷說,果然這是賣雜志的人才能寫出來的,閑言碎語,毫無深度。我并不完全認同,更何況這本書的定位也沒有那么高。我看到了許多閃光點,對我很有啟發的東西。
一,人的生存方式有很多種,可以不受那么多局限,自由的生活下去。
這陣子我心情低落,看到松浦“不羈”的生活方式感到羨慕。我一直是個中規中矩的人,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但是有時也會很厭煩,想逃離這些。有時看到別人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這樣自由,也對我是一種望梅止渴的安慰。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會像松浦一樣去休學,去打工,出國逛街。誰知道呢。“自由”是松浦少年時一直在追求的東西,但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逐漸意識到生活作息規律的力量,意識到持續經營的必要性。一味只追求“自由”并不能帶來自己所想要的結果。每天要固定時間吃飯,才能身體健康,心情平和,寫出好文字。自己年輕時在美國和日本之間往返買二手雜志,雖然獲得很多體驗和經歷經驗,但是卻沒有盈利反而是賠錢。但這卻是美好的經歷。
二,對喜愛的事,努力和堅持,不輕言放棄
直接面對你的客戶。比起電話和書面交流,松浦非常明白直接面對客戶的力量。他盡量都自己帶著沉沉的書親自拜訪客戶,并且體驗研究和揣摩客戶的心理和喜好,帶著比客戶訂書數量多出很多的書來到客戶家里,希望可以給客戶帶來驚喜和深刻印象。松浦真的是很會營銷啊。他覺得自己天生就非常適合找書。于是他成立了m&co.書店,后來他無論干什么都離不開書店了。我也很喜歡他的移動書店,甚至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可以有這樣的書店。我很佩服松浦對自己喜歡的事的努力與堅持,不輕言放棄。想起大胖老師講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也可以掙錢,松浦正是這樣的好例子。
三,最糟也可以是最棒的路
這個觀點直接我從情緒的低谷拉了回來。讓我接納了自己,變得樂觀起來。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書里對于這點沒有深入發掘,也沒有寫出高村光太郎的原詩。我也沒有找到這首詩。只能是自己理解,雖然眼下發生了很多很糟的事,但是卻隱藏著很多機會和轉機。不是最好也沒關系,接受、包容,是最糟也最棒的生活方式。讓我透了一口氣。最糟的也是有魅力的,完美的反到無聊。找到隱藏在缺陷里的美好。“先贊美,再促使成長。”接受現在的自己,是件美好的事。
Ps.一直很想吐槽的是,這本書里的括弧笑(笑)真是太多了,真是服了日本人!要是kindle電子書的話我真想x-ray一下,看看這個(笑)到底出現了多少次。以至于后來太在意(笑),影響了閱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