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我家和兒子的小伙伴一家相約去走紅橋。走紅橋是這幾年的元旦慣例。給小朋友穿上熱鬧的顏色,在紅橋走走,看它熱烈地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碧綠山間,橋上俯瞰,樹木青翠蔥蘢,湖面金鱗細閃,迎面吹來的風里有樹木香和微微的水汽。我們國人愛紅色,新年第一天沾點喜氣總是不錯的。
兒子的朋友是個微胖的小家伙,他說起話來慢慢的,語調像長笛的演奏般舒緩悠長,急躁如我,時常聽他說話時冒出歲月靜好的感悟;他走起路來悠哉悠哉的,飽滿嘟起的兩頰把細小的五官擠到小寬臉中部,小小的年紀散發著些許局里局氣的氣質。玩起來冒汗了,外衣脫去,他圓溜溜的小肚子在里衣的包裹下一覽無余。怪阿姨覺得可愛,問他可不可以摸一摸。他坦蕩地把滾滾的肚子一挺,走到我跟前,伸手拍了一拍表示同意。我和朋友哈哈大笑。朋友說,孩子的爸爸對這個兒子非常滿意,覺得他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
這讓人羨慕的親子關系啊!我家老二是個略帶狂躁的娃,行為表現基本算是老大的這位朋友的反面。我和孩子他爸一路在讓他不要大喊大叫,慢一點,注意安全。朋友說如果他家娃的表情如果像我家老二這么變幻莫測,她和老公會覺得稀奇可愛。可愛嗎?一時愣住,這在我家讓我們頭疼的表現很可愛?
回家來,我與孩子爸爸探討著做自我反省。羅振宇在跨年演講里說親子關系最好的洞察是,“不要站在問題一邊打敗孩子,而是站在孩子一邊打敗問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常見的參照。我們認為孩子出現的問題,很多時候容易在自身找到出處。孩子的所謂“缺點”,很大程度源自我們對自身的不滿。我們想起老大朋友的家長,那位對兒子百分百滿意的爸爸,他是一位憨憨胖胖笑口常開的人。我想,因為他對自己志得意滿,排除親緣關系帶來的天然親近,他常看到自己的特點出現在孩子身上,也因而愛屋及烏,覺得孩子是最好的作品吧。
想明白這個道理,哪還有什么難處理的親子關系呢?孩子身上出現的所謂“問題”,做父母的多多自省,有出處的問題,能改的從自己做起,不能改的就坦然接受。對自己滿意與接受了,那也沒什么必要對以父母為榜樣的孩子吹毛求疵了。
常給孩子親密的擁抱吧,告訴他,他永遠是爸爸媽媽值得驕傲與自豪的孩子,也告訴自己,努力的同時無需苛刻,做能做到的更好的自己吧。期待并相信孩子回抱我們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