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一一
誰的生活不曾有過心酸?只是慶幸都會熬過去的。好好選擇,珍惜選擇。
01
第一次看亦舒的小說,是在高一??赐辍断矊殹返哪莻€下午,感覺特別凄涼,窗外的天空都顯得格外混沌。
我想,是以我那個時候的年紀,讀不懂那些故事背后的總總交錯選擇。也很難去理解與我生活很不相同的生活選擇。所以看完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很滑稽的是我都有意識的去遠離小說,因為覺得碾壓智商,那時無數個為什么在我心頭縈繞。
第一次讀只看得到結局,還沒能客觀的慢慢感受每一個作品下人物的命運走向。第二次讀,是高中畢業的那個暑期,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把一本書又拿回來重新看。人到不同階段,感受真的會不一樣。經歷過一次高復的選擇,我似乎看到的更多是關于選擇的走向。
一個選擇牽涉這另一個選擇,所有結局的偶然實則又有結局的必然。
02
師太喜歡寫美女,而且是美得不可方物的美女,她們的容顏讓人過目不忘,并且吃多少也不會發胖,總能遇到能夠為了她們一擲千金的鉆石男。她們一邊美得如同天仙,一邊卻也過著最世俗的生活,擁抱人間煙火。
喜寶說:“我不怪社會,社會沒有對不起我,這是我自己的決定”。
一個女子決絕至此,通透是自然的,她明白這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任何大家苦苦追尋的東西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所以她能夠從這種取舍中作出自己想要的選擇,毅然決然。只是她那時不知道,命運早已在所有選擇的背后明碼標好了價格。
后來合上書的許久,我一直都在想,假如她不先對生活失望會怎樣?假如她不先對愛失望會怎么樣?
03
在我看來,她其實有兩次轉機,第一次是誘惑面前假如她不把眼前看得太悲觀,憑她的學識,憑她的聰慧,不一定走不到柳暗花明。第二次是她在做出第一次選擇后,如果不那么輕易放棄攻讀大學,選擇過后可以決然的放下,不那么悲觀看待愛,我想結局不會是她的身后空無一人只剩錢的冷寂。
第一次深陷生活失望的泥潭,是她下學期的學費沒有著落,喜寶想的是學費沒有著落,她的母親要遠嫁到澳洲,看上去,這個世界真真只剩下她一個人,她的世界,她的思想,她的內心都是無路可退的荒涼。她未嘗不知道這樣一樁交易是有多么骯臟,但她還是帶著屈辱回去,眼淚都不要讓他看見。
勖存姿用侮慢的方式將這筆彼此心知肚明的交易拿到臺面上來,喜寶奪門而出,她會回來的,勖存姿有這個把握。在金錢面前,學識與自尊有時候太難看。我一直在想,假如重新選擇,假如可以窺見未來,喜寶還會不會這樣選擇?
當然,有選擇的地方無可厚非的通向一條道路,對于女孩子更是如此。那時候你用你的靈魂和魔鬼交換,魔鬼并沒有勉強你,最終的一切還是各人自己的選擇,最后你需要做的只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04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都沒有,那么我還擁有健康”。
喜寶不止一次這樣說,只是還好,她把愛放在了錢的前面。可是她太早放棄追尋愛了,她說:“每次當我轉頭,誰在燈火闌珊處?我的頭已轉得酸軟,為值得的人也回首過,為不值得的人亦回首過。我只是疲倦,二十一歲的人比四十一歲還倦?!?/p>
我一直在想,她才二十一歲。前二十一年缺失的愛,她怎么就知道二十二歲不會浮現出來?生命尚未結束,一切皆有可能?,F在就蓋棺定論,尚且太早。況且,愛、金錢和健康,這三者之間從來都是平行的,它們構成幸福的一部分,各司其職,完全相互替代是不可能的,不然要這些個不同的要素干嗎呢?直接一個一勺燴了不就結了嗎?? ? ? ?
因為對愛失望的太早,便放棄了追尋,因為沒有愛,喜寶拼命追著錢,但是缺失的愛,雙份的金錢也喚不回它們之間的平衡關系。心靈上的失衡,如何帶來現世的快樂?如果現世無法快樂,那要錢做什么?
05
愛和金錢,永遠都是生活的主題之一,至于兩者的平衡度,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但兩者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法國作家雨果說:“人需要感情,而缺乏溫情和愛的生活,不過是沒上油的齒輪。只能發生吱吱咯咯的噪音”。愛很重要,沒有愛的生活是荒蕪的,是沒有生命力的。可是,能說金錢不重要么?馬克思言論指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說物質基礎也是不能匱乏的。說白了,愛、物質、健康都很重要,每個人大概都需要終其一生去學習愛與被愛、正確看待物質、與健康握手說YES。
所以我暫且不去評價喜寶的價值觀,因為故事所塑造的人物是需要帶有明顯色彩的,不然讀之無趣。曾經看過一段文字是這樣的,它說 :“人都走在路上,終點只有一個,路都是自己選的,只是有些岔路的人生成本、時間成本、精神乃至于物質成本都太高。人有陽光的一面就勢必會有陰暗的一面,只看各人選擇?!?/b>
小說的最后,喜寶看著遺產上的九位數字恍如隔世,一切都塵歸塵,土歸土,什么痕跡都沒留下,只是香港多了一位富女,姜喜寶。 人生充滿可能,不到最后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為當初的選擇付出了多大代價。
那個拿青春與魔鬼做交易的姜喜寶,后來怎么樣了呢?在一百個人心中就有一百個結局,不管結局是什么,在她決定做交易的一瞬間,她就失去了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力了。在失望中選擇,又在選擇中失望,最后失望嗎?也許只有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才知道吧。
『后記』
也許亦舒寫《喜寶》,或許只是想描述一類人給女性看,如果要選這樣的生活,可能會付出什么,得到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