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為天”是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中華上下五千年,對食之一道底蘊頗深,從各種節日都有代表性的食物中就可見一斑。當街道、商店大量上新粽子的時候,端午就要來了;當超市、電商大肆宣傳月餅的時候,中秋就不遠了;當家家都忙著買肉屯菜包餃子的時候,春節也就悄然到了。可見中國的節日,實為美食的節日。
? 古時人們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只為果腹。三百六十五個日夜,最終的收成大部分取決于上天的心情。收成好——要感謝上天,收成不好——要祈禱來年。
?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一節日越發多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始終沒變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 過臘八怎么能少了臘八粥呢。說到臘八粥,總能想起小時候母親一邊攪動著咕嘟冒泡的濃粥,一邊叮囑我們寫完作業才可以喝粥。今年依舊沒能吃上母親做的臘八粥,為解口腹之欲,只能照著母親告訴的方法自己嘗試。工作繁忙,沒能去超市選購正宗的原料,東拼西湊倒也找到不止八樣食材。
? 蕓豆、赤小豆、麥仁、蓮子、花生這類不易熟的材料需要提前一晚泡好,燕麥、紅棗、玉米糝、大米這類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泡好即可。
圖片發自簡書App
? 提前泡好的食材,熬煮的時候能大大縮短煮制時間。加入食材三四倍左右的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慢煮著就行,不過要時常過來看著,別溢出或是糊鍋。半小時后就要一刻不停的盯著了,這時候一鍋的豆類谷類都吸飽了水,邊溢著香氣,邊咕嘟咕嘟冒著泡。這時攪動著鍋的手,多少跟當年的母親有些像。
圖片發自簡書App
? 這時可以加一些葡萄干、核桃這類的堅果,愛吃甜食的朋友可以加些冰糖。關火,蓋蓋兒,再燜一會兒,用余溫融化冰糖。三至五分鐘后,一鍋不太正宗的臘八粥就熬好了。趕緊盛一碗出來,頓覺成就感滿滿。窗外寒風凜冽,屋內粥溫正好,音樂裊裊,另有懶貓兩只,算是慰藉一周的辛苦勞作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