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坐下來安靜的碼字了,不知是日月順遂,缺乏動靜漣漪,還是生活中平淡的往常,逐漸消磨了我想碼字的靈感,不過今天,和我媽的一通電話過后,突然又想將近來所感寫下。
和我媽的通話,其實也就瑣碎平常,只是她告訴了我一個消息后,瞬間感慨起來。她告訴我,樓下鄰居家的老伯伯去世的消息。其實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并沒有太大的觸動,只覺世事無常,平時看起來還很年輕健朗的一個老伯伯,怎就突然一下子去了遠方。但當我掛了電話,細細回想,又多了幾分道不明的惆悵。其實我并不算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就像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人的悲歡并不相通”那樣,印象里的這位老伯伯,除了平日里他總是衣著工整的坐在小區的椅子上納涼,看到我還會親切地打個招呼,問我是不是要出去上班之外,并無太多的交集印象。但就是往日里的那些招呼交集,讓我又有種莫名的感傷。回憶一下最后一次見到他,大概還是幾天前回家時碰見而打過的照面,我突然想,倘若知道那將是最后一次會面,我會不會停留下來,多同他寒暄交談幾句?聽我媽說,我不在家時,那位老伯伯碰見她,也會同她聊聊我的近況,是啊,就這么個毫無干系的老伯伯,也會惦念一下樓上的那個鄰居女孩,想到這還是暗叫后悔,后悔平日里沒有多停下來和他寒暄,每次碰面基本都是我急匆匆出門的情景。今天回家,透過窗戶看見鄰居家一片黑暗,嗯,是去守夜去了吧。
昨天無意之中,看到近期翻火的一個“潘博文”事件,驚覺和昨晚看過的電影《你好世界》有種相互輝映之感(這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那個事件,這里就不贅訴了)里面同樣的有個關于“平行時空”的理念。昨天翻看了這個事件好久,讓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那句評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是我更希望它是真的”。不知道大家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到平行時空的這個理論,掐指一算,我大概是在學生時期吧,那時候感覺就和相對論一樣,講述多重宇宙,除此以外并無太多感觸。直到昨天機緣巧合下看了電影以及了解了這個事件,至于為何突然會翻出來說,以及那個評論那我感慨的點,大概是小時候或許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僅僅是被輸入了這么一個理論概念,而長大卻越發覺得,或許也有許多人,包括我,就像評論里那般,希望這是真的。為何越來越期待有這么一個平行宇宙的存在,是否是內心的一個期許,畢竟在這個世界里,我們已經成為了我們,每日遵循著時間線里的生命軌跡活著,東迎日出,西揮日落;是否在那樣一個平行時空的我們,能活得和現在的我們有那么一點不同,甚至大有不同。這像不像心里的那點期許和夙愿,希望另一個時空下的我們,活得更精彩些,更不同些?當然,我并非不滿足現狀,只是人都是會想象的動物,當你認為平行宇宙下還有個你在屬于他的世界里精彩,想想是否會覺得有些許慰藉和滿足。
當我得知那位老伯伯去世的消息,內心也真的在一瞬間,故作矯情卻又滿腔正義的問自己,到底有沒有好好地珍惜每一天?這大概是雞湯文里給大家早已灌輸透爛的想法,但是,我真的做到了嗎?做到好好為自己的每一天而活,我想,我也并沒有。
很認同也很感慨的一句話“你走過的每一條彎路,其實都是必經之路”。如同大多父母在我們小時候,都會出于保護,讓我們沿著他們對我們規劃的軌跡行走,生怕我們在成長路上走岔,在路上彎路上越走越遠,可回想曾經那些吃過的虧,流過的淚與血,不同樣豐富了我們的成長色彩,鑄就成為今天的我們。那些彎路荊棘讓我們變得更加堅韌,更加有勇氣面對人生路漫漫下的變數羈絆,或許在當時的每一步踩下是尖刀刺沙,多年后回放,卻成就了鋯石的光。
多久沒和內心的自己對話了,浮華世界,每個人奔波而繁忙,當然也還有那些燈紅酒綠的映像繁想,大家都隨著自己的生命軌跡流淌,須臾之間,上一秒已然成了時光沙漏里回不去的記憶儲藏。
最后也希望自己能夠多停下匆忙趕赴世界的腳步,多傾聽自己的內心,多看一眼身邊的萬物風情,畢竟很多時候看似的以往平常,也許就在某個時刻,瀕臨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