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更新了軟件,漫無邊際的看著,忽然發現了簡書。剛開始是被其名字吸引,后來是注意到這里的各路寫手,覺得自己來對了地方。雞湯文少,我喜歡。不加思考的勵志文少,我喜歡。剛接觸時,看的是關于寫作這一話題的發散性文章。想想最近半個月的狀態,想想自己的專業,就一直想談談"何為寫作"?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 實不相瞞,何為寫作?我到現在都還處在模糊狀態。從開始接受教育再到真正弄明白什么是寫作之前,我的印象里是這樣的。語文作文,英語作文,各自買上滿分作文,然后搬運到自己的試卷上,名言名句,開頭排比句,再加上生動形象的事例,適當的時候,抒發點自己的真情實感,那么至少一篇合格的作文是沒有問題了。初高中的我們,大部分就是這樣過來的,基本保底了。上了高中,鑒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寫出來的文章,司馬遷,劉備,項羽,也是已經快被用爛了。勵志類,雞湯類(現在才知道那是雞湯,高中時很是膜拜這些語言)的話語在寫作中隨處可見。時間發展到最后,對于文章的框架已經捻熟于心,知道哪一部分可以贏得"傾心",卻越發感覺始終沒有找到文字的靈氣。
? ? ? ?大學的專業是英語,最終還是和文字打了交道,so還是需要寫作。經歷了四年大學的磨練,英語寫作也是不敢恭維。不過,牢牢記住了寫作素材,寫作框架,高級詞匯等技巧。小時候,認知不夠的我,可以拿這些來糊弄一下,偶爾炫一下技。現在二十多歲了,在看之前的"寫作"歷程,滿滿的都是套路。年紀越大,越覺這些套路的空洞。倒不是說這些套路無用,適當的時候,"保命"還是可以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偶爾和名師思想碰一下火花,就轉瞬即逝。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只有自己產出的,才是自己的。一直做文字的搬運工,不加工,不改造,怎么會體會寫作的樂趣呢?更別談連寫作究竟為何都不知道,又怎會有樂趣呢?
? ? ?看到寫的好的文章,問自己最多的話就是,為什么這些字,單詞我都認識,但我寫不出來呢?熟悉的方塊字,熟悉的單詞,在其它作者筆下,有了生命,有了靈性。我一直都覺得文字是有溫度的:冰冷的,熾熱的,還有不溫不火的。少一點套路,多一份感情,走在文字中,才會看清你的思想。不然就是一直徘徊在文字的邊緣,卻始終無法徜徉… 喜歡文字,就是想用文字留住點什么,有時候文字會給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 ? 寫在后面的話: 因為學的是語言類的專業,寫作也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功。同時又喜歡一些文字類的東西。我比較喜歡隨手寫一些東西,想到哪就寫哪,水瓶座的特征之一<捂臉>。希望和簡書世界的你們多多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