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部熱劇《我的前半生》,這部電視劇很犀利、真實,將都市中人們痛楚的問題通過劇情揭示出來,很多中年人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無論是勤奮打拼的職場精英,悠閑安逸的家庭主婦,已然勝券在握的成功人士,想要沖出婚姻牢籠的丈夫妻子,他們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常見的男男女女,可是每個人都活的都好艱辛。
看似安逸的家庭主婦,在婚姻發生危機的時刻才明白自己沉浸其中的幸福不過是人生暫時的驛站,就像沙做的城堡一樣容易坍塌,遮擋不了前方的風風雨雨;看似固若金湯的職場精英,長期的職場打拼改變了思維和性情,變得淡漠無情,習慣于計算得失、完成一場場交易,在冷漠孤獨的人世,僅有的寥寥好友愛人終因寒心而分道揚鑣;而那功成名就的高管,在重重危機、勾心斗角過后失去了固有的地位和權利,原來以前那種掌握乾坤的能力、自信都不過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輪轉;而那厭倦了和發妻筑建的圍城,憧憬和善解人意的情人尋找到一片世外桃源,付出多大代價也要離婚再娶的婚外戀,真正開始新的婚姻生活之后,才發現那不過是進入了新的牢籠……
都市中人們正在面對的種種問題撲面而來,熱鬧繁華的白日過后,當一個人在寂靜地可以聽到自己心跳的深夜,卸下面具和偽裝,多少人在默默地思考、徘徊、質疑自己的人生道路,多少人在生活的殘酷中尋求著突破和改變,可是到頭來卻又發現不過是殊途同歸,生活和命運就像難以走出的迷宮,種種掙扎過后終于接受了種種無奈,告別世界之前留下一聲嘆息。當年輕的朋友們讀了太多勵志類和雞湯文之后,不會愿意接受世界的復雜,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大部分人一生都要困守其中。我相信人可以活的精彩,但是得有足夠的勇氣、智慧和能力沖出這個社會的磨道。
現今的時代,無論是編劇、導演還是觀眾,看影視作品時都喜歡給人貼標簽,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可是實際上,大家都一樣是人,好和壞有機地統一在每個人身上。就像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白鹿原》,電視劇刻意洗白了一些人,比如陸兆鵬。可是在陳忠實的原著中,沒有一個完全的好人,也沒有一個完全的壞人。即使是白鹿精魂的象征——朱先生,在淡泊名利、仁義道德的光芒下,也做過殘忍的事情,在原著中將田小娥鎮壓在塔下永生永世不得翻身的主意就是足智多謀的朱先生建議白嘉軒的。總之,從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社會人生有著復雜的多面性,包括人本身。
說回到《我的前半生》,俊生這個人物,痛恨婚外戀的人們會覺得他拋棄妻子,不是一個好男人。可是當看到他在離婚前期,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發出痛苦壓抑的低吼,會體諒到他內心的糾結、彷徨和復雜的情感。和結發妻子正在經歷愛情過后歸于平淡的七年之癢,俊生人到中年,外表看起來他的家庭美滿無暇,有車有房、妻子貌美、兒子乖巧,一切都無可挑剔。他只需要日復一日地工作賺錢,養家糊口,放假時帶著一家老小出去度假,享受人生,看著兒子長大,盡享天倫之樂。可是在這一切看起來很好的背后,危機已然悄然醞釀、發酵,只等著爆發的一個契機。身為家庭主婦的太太子君安逸地享受著嫁個老公、衣食無憂的生活,無憂無慮地活在老公為她構建的世外桃源中。脫離社會太久的她對殘酷的職場已經很陌生,她不能理解和體諒老公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還有這種工作帶來的痛苦、煩惱。俊生這個人的性格也總喜歡壓抑自己、一個人忍耐承受著辛苦,也要給妻兒老小營造出一種高大光輝的形象。夫妻之間已經太久沒有深入地溝通過,妻子已經太久沒有聽過丈夫真實的心聲。負面的東西,不是壓抑了就會解決,壓抑太久的結果就是將有一場異常猛烈的爆發。平日里常常釋放出來,互相訴訴苦水的夫妻反而沒事,俊生長期獨自承擔的壓力和壓抑,子君茫然無知的渾然不覺,只顧著自己享受生活,沒有用心顧及老公的辛苦,長久以來隱藏、潛伏的矛盾隱患最終導致了離婚這一事件的大爆發。
凌玲就是這個家庭的小三,作為外因推波助瀾、別有心機地破壞了原本就不堅固的家。凌玲其貌不揚,沒有嫁到一個好老公,自己不得不在職場打拼。職場教會她成為一個懂規矩、知進退的人,她表面柔弱,實則心機深沉,說話好聽漂亮,知書達理,溫柔賢惠。主動追求俊生這個有婦之夫,表面上宣稱愛他,實際上她想要通過重組家庭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凌玲一直在公司里努力進取、認真工作,原本沒有什么錯,即使悄悄喜歡俊生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錯,錯就錯在她不認命、不甘心,不愿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依然想要搭嫁人這趟快車。瞄準俊生以后,就想辦法取而代替子君。而且為此不惜破壞掉別人的家庭,給一家人帶來無法撫平的傷口。為此,她寧愿承受俊生丈母娘上門辱罵,因為此舉為憐香惜玉的俊生提供更大的保護她的動力和勇氣,將離婚從徘徊到攤牌又推進了一步;她為了少給子君補償費用,寧愿承受子君的憤恨,她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能做到。但在對待丈夫上,相比粗線條的子君,凌玲很注重和丈夫溝通,她知道夫妻之間隔閡多了,彼此積累太多的不理解,終究會疏遠的。所以總是不斷地和丈夫溝通,有時候即使只是裝模作樣的扮好人。
我沒有那么保守,一直覺得真愛是值得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的。如果凌玲真的愛俊生,他們沖破千難萬險走在一起也是可以的。可是,他們之間并不是愛,依然是一種交換和需要。俊生看似社會精英,實際上他無法排解內心的很多東西。相比于只顧自己享受生活的子君,凌玲的噓寒問暖讓他以為這才是理想中的妻子。所以后來破釜沉舟也要和子君離婚,和凌玲在一起。他以為,離開了子君就結束了過去一個人孤獨負重的高壓生活,和凌玲在一起就開啟了輕松溫馨的新生活。可是心思縝密的凌玲究竟比傻乎乎的子君強在哪里呢。凌玲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她所有的賢惠、柔弱、退讓都有更大的企圖。和她在一起,難道就真的可以日日交心了么?凌玲真的可以將俊生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孝敬,將俊生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么?俊生真的可以將凌玲的兒子當成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么?凡人怎能輕易做到。如果不是,那么多人擠在一個屋檐下又怎能安生,恐怕最后理想的世外桃源也不過淪為一地雞毛。
剛好前幾天看了張愛玲的一個小說《五四遺事》。從百科上摘錄到故事的大致情節如下:【羅文藝青年羅為娶詩社的紅顏知己范氏,爭取與包辦婚姻的張氏離婚,經六年抗爭,張氏接受高額賠償同意離婚。但范氏卻在漫長等待下耗盡了耐心,她猜疑羅在欺騙她其實根本不想離婚,遂從家人催促嫁當鋪老板,騎虎難下的羅只好悲憤離婚,另娶王氏。然當鋪老板另結新歡,悔婚,范仍單身,遂又向羅示愛。深受感動的羅又經五年抗爭,支付高額賠償與王氏離婚。范氏信守諾言,無視群眾誤解羅是玩弄女性的惡棍的輿論,兩人如愿以償地在教堂舉行浪漫婚禮,搬進湖邊蓋滿薔薇花的小白房子。然范氏婚后沉迷賭博,很快墮落成一個猥瑣齷齪衣冠不整的庸俗潑婦,毫無當初的詩意浪漫可言。羅經親友游說,將不肯改嫁的王氏接回,范揚言要自殺,后見王氏年幼,且富,便和平共處。又經親友游說,將同樣不肯改嫁的張氏接回,范見其富,愉快接受,每天像餓鬼一樣低三下四地向因離婚賠償金而暴富的兩個前妻討錢花。羅因此在兩個前妻鄙夷驚詫的目光中度過余生。羅絞盡腦汁,費盡心機,使盡渾身解數,竟也只為自己多收了個俗物,徒增煩惱罷了。】
至此,不禁想起張愛玲在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一段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或許,愛人遠遠地看著,才發覺其中的美好。人們可以一廂情愿地忽視掉人性中負面的東西,選擇性的保留正面的東西。而一旦走近了,真切地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近距離的接觸中,在日常瑣事的摩擦碰撞中,人性的方方面面暴露無遺,再也無可隱藏,在人性復雜的斗爭中,矛盾和隔閡越積越深,造成一段感情的疏遠或者終結。每個男人都希望有一朵白玫瑰和紅玫瑰,可是無論白玫瑰和紅玫瑰,都難以抵御生活真相的考驗,最終,進入生活的那朵玫瑰很快就凋謝了,遠遠的那朵玫瑰還是夢中的美好。可是那并不是真的美好,只是一種心的念想和執念,一旦遠遠的那朵玫瑰進入到生活中,也會很快凋謝。人們總想要地久天長,可是真實的總是容易枯萎凋零,而能夠地久天長的總是虛構的夢幻。無論如何,我希望被生活磨礪的愛人們都能經受住考驗,完成鳳凰涅槃般的進化,愛由激情、到平淡、到充盈、到豐沛,不會日漸干涸,而是日漸成熟豐滿、內在質地充盈。
賀函和唐晶也是讓人遺憾的一對,唐晶是賀函最好的作品,唐晶的為人處世都是賀函一手調教。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漸漸發展成愛情,隨著唐晶的成長又漸漸發展成既是伙伴又是對手的關系。當成為對手,愛情就無法再維系。尤其是當唐晶為了爭取大單將賀函告發到客戶那里,從那開始,我就覺得兩人不可能了。賀函說這考驗老師的教學成果,也考驗合作伙伴,他無所謂地笑稱兩人都通過了考核,他支持唐晶的選擇,因為作為一個足夠理智的人,要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不惜一切代價。可是他內心一定會有傷痕,即使要強的賀函不肯承認。自己愛的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利益,而不是選擇站在他這一邊。無論哪個男人都難以接受這一點。可以堅強到承受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但只要內心有一處溫暖的守候,他就無所畏懼;可是當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變得如石頭般堅硬無情,他難再從中獲取可以讓他有勇氣獨對世界冷酷的溫柔,情感也就漸漸疏離。或許還愛著,還牽掛著,可是內心的隱痛和隔閡卻難以修復。賀函一直很自信能夠執掌乾坤,似乎他做事從來都可以漂亮地達成。可是在愛情糾葛中,他的幾步退讓讓他前功盡棄,俊生上位,取代了他,賀函在業界一敗涂地。唐晶似乎注定要孤老終身,她被賀函調教地成為了賀函第二,也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和本分,賀函作為男人,只能教給她如何在這個角斗場上立足,卻從未也無法教給她如何做一個好女人。唐晶作為賀函的學生,學的太好了,太投入了,以至于完全忘失了自己。她成為一個叱咤風云的女強人,卻失去了愛的天堂。賀函的那些教導成就了她,也毀掉了她。
看來女人做家庭主婦不對,做職場精英也不對,四面埋伏、步步危機,做個好女人比做個好男人難度更大。只有有足夠智慧的女人能夠闖過重重關卡。男人難,女人更難。可是話說回來,如果男人找不到合適的女人,也無法輕松快樂。兩者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相輔相成,互相成全。所以最重要的恐怕是男人和女人之間默契地配合,從內在到外在。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有著心靈的共鳴和默契,那么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會自然而然地默契。如果妻子愛丈夫,那么妻子的體貼和照顧會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心心系念、牽掛丈夫的冷暖苦樂,力所能及地幫他分憂解難。這種支持又不會摻雜有女強人的風范,只是潤物細無聲地在他身邊。相反,如果妻子不愛丈夫,只是因為物質因素走在一起,又怎能如此細致入微地照顧體諒他。而人和人之間的情感是相互的,當丈夫感受不到妻子的關愛,自然容易在外面拈花惹草。其實,任何婚姻問題的產生,都是源自雙方。而要化解,自然也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
世道無論怎么變,無論如何,要堅持真愛;無論發生什么,都堅持純粹的、不含雜質的真愛。不要因為其他好處而妥協,寧可面臨一生孤單的風險也要堅持真愛。因為人生是一段艱苦的旅程,眾生皆苦,每個人都不例外。如果你堅持真愛,無論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就不會覺得苦,愛會幫你從苦中提煉出金子;如果你沒有勇氣堅持真愛,你所有的付出終將會成為一種委屈的怨念,人生的苦就成為難以承受的重壓。
堅持所愛,風雨兼程。一生成長,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