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故事非真非假)
年近四十歲的劉女士在工作中遇到了矛盾,心情苦悶,她迫不及待地找到朋友訴說------你說,我那個同事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就問她一個軟件怎么用,她就那么不耐心,而且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不耐煩,分明是在同事面前給我難堪,故意想讓別人知道我不懂、沒能力,真不知道她怎么這么陰險!
事實上的情況是怎么樣呢?經過詢問劉女士的朋友,終于明白了,原來是這么一回事----那天,劉女士跟朋友吃晚飯,就跟朋友說,我有個圖標要畫,聽說你會第三種方法,你就告訴告訴我吧。同事說,你不是會兩種了嗎,不需要學第三種,第三種還挺麻煩的-------劉女士沒理睬對方的回應,依然反復的堅持讓對方去教自己,最終還把對方拉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其實這時候對方已經一肚子不愿意了,當劉女士拉著她坐在身邊,她為劉女士編了半天的程序,依然沒有解開問題的時候,這個朋友就不耐煩了,于是聲音就變高了,態度也不好了--------
在樂道的階梯中,我們知道,旁觀者由于能夠置身事外,所以會對事情有較為客觀的看法,這件事本身并非是朋友多么的蓄謀惡意,而是劉女士不顧人家的感受,強拉強拽的結果-----當對方煩了之后,劉女士不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還對對方的動機進行了險惡的解讀------
其實在劉女士身上,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比如,年終得了獎,可是由于某種原因,自己和其他一些人的名字沒有被當眾宣讀,劉女士就會猜想是原來與自己有矛盾的領導秘書故意跟自己作對,故意陷害------比如,自己買了一輛新車,想帶著妹妹去兜兜風,可是妹妹有事沒去,她就會解讀為親妹妹竟然嫉妒自己----比如,工作上有了成績,可是一個男同事卻很喜歡炫耀吹噓,她就會擔心男同事會在領導面前搶自己的功勞----------
從這些事件我們能夠看到,其實劉女士是個極端缺乏安全感的人,這種苦受是劉女士心靈的起點,可是她并沒有走上樂道,而是走上了消極向惡的苦道兒--------真實的善意可以使心靈獲得真正的保護,可是劉女士所有的卻是真實的惡意,一個弱者,滿懷了惡意,其實就是趨向于自我毀滅。
我們都知道有一種心理現象叫做被害妄想,其經常體現在精神分裂的患者身上-------劉女士雖然沒有達到被害妄想的程度,但是劉女士所走的道兒卻著實讓人擔憂!積跬步能至千里,怎能不讓人深思!俗話說,回頭是岸,可是現實當中,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的人真是太多了-------或許不是她們不肯向善,只是陰氣的扭曲毀傷太深--------
備注:陰氣指的是新中醫樂道心理學中所界定的消極的情緒情感和心理模式。
? ? ? ? ? ? ? ? ? ? ? ? ? ?李玉賓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