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企業糾結要不要做抖音,我是既理解又不理解。
理解是因為明白企業不愿意多投入人力成本去踏入未知領域,畢竟當下經濟環境,團隊精力寶貴。不理解是因為有很多企業在抖音上已經拿到了不錯的結果,涉足抖音這件事其實沒必要懷疑正確性。
所以今天也談一下,為什么我覺得企業都應該嘗試下做抖音。
1、流量是企業繞不開的坎
圍繞4p理論來看,大多數企業能搞定的是產品,最難搞定的是渠道和營銷,這兩點歸納總結起來,實際上就是企業搞不定流量。
好的商品也需要推廣,這樣顧客才能看到。
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當下,沒幾個品牌方敢拍著胸口說自己的產品就是獨一無二。
那拼什么?拼的不就是成本?
更低的生產成本和流量采買成本。
2、廣告的費用歷來昂貴
不論是過去的紙媒、電視廣告,還是現在的網紅KOL,越有效果的廣告媒介,投放費用越高,因為它們壓根不缺客戶。
企業如果要壓低這類型廣告的報價,其實難度很大。
好在頭部流量平臺的地位并不穩定。
3、長期把持流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過去,紙媒和電臺、電視臺都輝煌過,互聯網崛起后,都趴下了。
互聯網時代,門戶網站輝煌過,百度基于更領先的搜索算法突圍出來,但沒曾想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內容陣地從圖文快速轉移到了視頻,百度也轉瞬間沒落了。
淘寶的構思是流量閉環,但最終也沒繞過京東、拼多多,甚至抖音的多方圍剿。
打敗你的,有時候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一個新領域的敵人。
4、新興平臺會帶來流量紅利
當快速崛起的平臺成長為新的頭部流量主,初期一定是存在流量紅利的。
就以抖音為例,一是平臺會給予內容創作者們更多的流量扶持;二是平臺會以更低的廣告采買價格來吸引廣告主投放;三則是這個階段的素人創作者和新晉KOL對于粉絲變現這件事,還不是很老練。
總而言之,流量平臺發展初期,企業無論是作為內容創作者或者廣告主的身份,都可以抓到低成本流量,這也就是企業要找的流量洼地。
5、入場時間晚怎么辦?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很多企業其實沒有意識到流量遷移的問題,所以過往的營銷手段還能夠維持一定回報,但隨著時間推移,舊的流量平臺衰敗,這個時候再嘗試新的營銷手段,付出的代價一定是昂貴的。
如果團隊可以分出精力,或者預算還算充足,完全可以低成本切入進去,時間晚也并不代表投入產出比就一定差。
抖音當然也存在門檻,如果說資金充裕就很容易邁過去,如果想低成本切入,就需要更深入了解,這部分內容我們會在下一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