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人的需求還在,但是求而不得的時候會覺得痛苦,那么人會怎么辦呢?
逃避轉移 或者 淡化合理化。
榮格名言: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那就是你的命運。
覺察什么:過度反應和不一致表現
覺察看他人和自己都可以,看自己很明白看別人也明白。
記憶有三種,1 頭腦記憶
2 情緒記憶:莫名的情緒,被勾起的共情
3 身體記憶::場景事件下,身體某處難受
主人vs機器人游戲:
做機器人不需要有主見,不需要為決定負責。更舒服還是更難受?
做主人時充分為自己謀福利了嗎,考慮他人過多了嗎?做主人時沒太多主張,在工作生活中可能不是領導角色。
主人與抹布人游戲:
要完全拉起一個沒有意愿的抹布人是不可能的,無論多么親密的關系(父母子女夫妻)能背負一個人走多久?
而反控制最好的方式是做一個抹布人,不用力,讓對方力量打在棉花上。
團體(6人游戲)升級版機器人與主人:
輪到我當主人時,我這次沒有放過為自己“謀福利”的機會,練習“愛自己多一點”
牙簽圖形游戲:
體驗求助過程,但我體驗很順暢沒太多感受。現在的我不那么懼怕表現出弱的姿態,因為老子告訴我,弱者道之用,哈哈哈
體驗者和施壓者體驗:
在比較暗的環境里,導師引導體驗者回憶自己小時候。施壓者居高臨下地出現,而后有暴風驟雨般的言語辱罵。
我內心OS:給我機會,我想去扮演罵人的那個。
畫圖分享——人生長河
畫人生高峰與低谷,那個人都有很多起伏都是一本生命故事(自我介紹里可見一斑),我的伙伴嗯,做過很多我不敢做的事,她很有勇氣。
Day 2
活動一 情緒釋放活動(陰暗環境和音樂為背景)
1 抖動身體低吼:放松膝蓋髖部,抖動啟動身體感知,幾分鐘后,低吼繼而放聲高喊。在老師帶領下,周圍一片啊啦嗚啦的亂吼狂叫甚至高亢的嗓音,還有大聲到足以掩蓋我聲音的音響,我覺得自己很安全,我從低吼變成放聲大喊,喊的全是不甘心、怨氣和不滿,還有臟話。它讓我我輕松了?;顒娱_始前我甚至擔憂過自己今天沒什么情緒,原來并非如此,一直鼓勵自己正能量也蠻累。
2 群魔亂舞:此階段開始之初我依然在喊。但沒想到,我竟然看到有人在這個音樂里逐漸跳起有節奏的看起來快樂的舞步,而不再是“群魔亂舞”的釋放。我也跟著快樂起來。
3 躺下放松:喊累了跳累了,躺下那一刻我像泄氣的皮球,把自己放心地交給地板。
4 伸展身體:打開燈光,伸展身體,相信自己正在吸收宇宙的能量。
5 與自己對話(內在小孩)
歌曲《親愛的小孩》《……》忘記了
之前跟自己做過類似的對話,此處平靜。
6 畫出腦中畫面與同伴交流
畫出來的還是和兩個孩子有關,希望自己能通過療愈讓自己健康長壽一點,能陪伴他們久一點。原來我在兩個小鬼身上寄托了那么多情感,都忘了自己么?
但我相信一切選擇最底層邏輯都是為了取悅自己(對自己有好處),可能是因為他們很愛我,他們不吝嗇表達愛我,所以我愛她們同時也能收獲很多他們給的溫暖,我才會深陷其中。幸好,我畫的第三個圖案是尋找自己熱愛的事,我沒有忘記自己。
同時我看到小董的畫,她畫了她打扮得像個農夫的樣子,周圍是令人舒服的自然環境,有藍天和田野,傍晚時分她走在回家路上,路的盡頭是一棟沒有院子的房子,房子里暗暗的但屋外有一盞燈,長得像路燈但絕不是路燈,好像專門等某人回家,那盞特別的亮著。
活動二
1 與同伴對視,閉上眼睛回想對方的臉,再對視重復回想。三次。握手感受對方。(產生交集)
2 看著對方,逐漸后退。
這個過程,產生離別的悲傷。我想到人和人之間的緣分,從小到現在,每個階段都有一些朋友曾經親密而后慢慢消失,陪伴一陣子,換了一群人,有幾個從過去留到了今天。但不僅僅是朋友如此,親人呢,父母和子女呢,更是一場注定分離漸行漸遠的旅程。
3 開始行走,越發匆忙,越發無序。
“快點,快點!改變方向!快點?”“熟悉嗎?”
像極了日常忙碌而不知人生為何而來的我。
4 用眼罩蒙住眼睛,只能通過手辨識手的方式去尋找同伴,認為找到時,就拉住他就地坐下。
很遺憾,我又被選擇了(捂臉)。我被一雙有力的,但是比我想象中更加有肉的手堅定地拉住坐下。后來回想,其實我可以選擇,選擇拒絕的,但我的模式不擅長這件事??傊敃r不堅定,雖然我有55%覺得對方不是。
退出游戲后,好像離開人世間,用上帝視角去看其他還在游戲中尋找的人,尋找目標尋找另一半尋找人生意義?怎么解讀這個尋找都可以……可以摸到的手越來越少,很久都沒遇到了另一個人了,要放棄嗎,要將就著拉住一個結束游戲嗎?遇到障礙,但更多的是迷茫。
看到我的同伴堅持到最后一輪那么堅持去尋找我,哎……很感動。后來她告訴我,我讓她想到她的媽媽,至少吧當時有那樣的感覺,所以她一定要找到“媽媽”。慚愧
活動三
兩組人兩個圈,四個數字猜拳。
發現自己大部分時候能比較開放地接受和擁抱生活的各種人和事物。在和搭檔(好像愛人/孩子)心中認真告別后,變得平靜而堅定,充滿力量,更能面對后續遇到的“陌生人”。重逢也是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