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作文不會寫,
一問度娘皆范文。
寫作指導哪里有?
盡在易知小作文!
本文是易知小作文對小學語文教材作文題目的
第?38篇寫作指導
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系授權
在拿到一篇作文題目后,小朋友們最關注的是應該如何把它完成,但是從輔導者的角度,我們更關注這篇作文的寫作目標,因為寫作目標的實現,需要特定寫作思維和寫作方法的支持,通過對寫作目標進行分析,一方面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題者的考察意向,另一方面我們可以依托特定的寫作篇章訓練,有側重、有針對地教授相關的寫作方法和策略,培養小朋友的寫作思維,因此在正式寫作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看看這篇作文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能選擇適合的關鍵詞語補全作文題目
選材新穎,且能體現或突出作文的主題
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真切動人
從上述三個寫作目標,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文需要同學們掌握三個寫作要領:首先要選擇能夠準確概括作文主題的關鍵詞語,同時保證所添加的語句符合語法規范;其次,根據所要表達的主題,能夠選擇出具有典型意義的寫作素材,而且還能兼顧素材的新穎性。第三,能在文章的結尾自然而真摯地表達感情。我們將在下面三個寫作環節中緊扣這篇作文的學習目標和技能目標,有側重地為小朋友開展寫作指導,以達到實現寫作目標的目的。
審題立意環節
打開寫作思路:九宮格構思法
確定最佳選材的方法:列表法
構思提綱環節
“敘事型提綱”和“例證型提綱”
起草初稿環節
如何讓中間段更加生動:連續動作描寫法
如何在結尾段自然點題:特定情境+點題、 時間轉折點+點題
拿到一篇作文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先審題,先明確這篇作文要我們寫什么,小朋友能否審清題意直接決定了這篇作文最終的評定等級,因此完整的寫作輔導要先從審題環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小朋友們最終能夠獨立完成審題,從題目要求中解讀出關鍵信息的能力。
第1步審題立意
>>>打開寫作思路:九宮格構思法<<<
“九宮格”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構思策略,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產生更多的想法。我們的輔導主要從“不”這個詞后面能能添加的詞語種類的角度,也就是語言形式的角度來激發小朋友回憶寫作材料。比如“不”后面可以跟動作類的詞語,表示你對特定行為活動的拒絕;也可以添加情感類的詞語,表示對某種情緒感受的拒絕;還可以用“是+形容詞/名詞+的”表示你對特定事物和狀態的拒絕;最后我們建議小朋友可以嘗試用“不再+動詞/形容詞”的語言形式來表示自己心理的成長和變化,之所以推薦這種形式,是因為“不再”這個詞說明主人公在某一方面發生了變化,正是因為有變化,所以作文的內容會更充實,讀起來也會更有意思。
小思考:
仔細辨別“我不害怕”和“我不再害怕”這兩個題目的區別,如果以“我不再害怕”為題的話,那在寫作的時候需要我們強調哪些內容呢?
答案詳解請參照易知小作文打開寫作思路環節的線上課程。
>>>確定最佳選材的方法:列表法<<<
為了幫助小朋友快速篩選出最契合主題的寫作素材,我們在這一環節寫作輔導中設計了確定選材的小表格,羅列出了影響選材的幾個關鍵因素。第一個需要小朋友考慮的問題是“身份”,也就是“是誰在寫”。寫作文的時候,大家通常習慣于以自己真實的身份來寫,也就是“我就是我”的寫法。不過,也可以從他人的身份和視角來描寫和敘述,這樣就可以增強文章的新穎性。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我們最想讓誰看到這篇作文,是爸爸媽媽,還是老師,或者是同學朋友,因為寫作對象不同,意味著我們在作文中的表達方式和語氣也有很大的差異。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要用什么形式來寫作,是信件、日記、還是演講、散文?不同的文體類型有不同的行文風格、不同的表達效果。最后就是你到底想對你的讀者說些什么,用“我不+(再)+動詞/名詞/形容詞”這一關鍵句來概括你想說的話。
除了怎么審準題意,在審題立意環節,我們還解答了同學們可能遇到其它問題,并提供了相應的方法。比如:
怎么審準題意?——關鍵詞分析分析法
其他小朋友通常會寫什么?
第2步構思提綱
>>>“敘事型提綱”和“例證型提綱”<<<
就這篇作文的寫作而又,比較常見的作文提綱有兩種:一種是“敘事型”的,一種是“例證型”的。敘事型提綱主要是圍繞著一個事件展開的,讀故事是人們比較普遍的閱讀傾向,因此“敘事型”的作文更容易為小朋友所采納,也更容易被讀者所接受。不過,從寫作文的角度講,我們需要琢磨的是,什么樣的故事才是一個好故事?好故事應該怎么寫?總的來說,講好故事的關鍵主要有兩點:“發展”和“轉折”階段情節的起伏設計,以及生動具體的敘述和描寫。
相比之下,“例證型”提綱類似于說理性的散文。比如示例中的《我不想長大》,中間三段分別陳述了三個“不想長大”的理由來論證主題,也就是來說明不想長大的原因。
列出提綱后,就可以動筆寫作了,也就是起草初稿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要完成文章開頭、中間、結尾的寫作,在大多數情況下,寫出一篇文章對于小朋友而言并不是特別難的事,難就難在能不能讓自己的文章更具吸引力,這就涉及到一些寫作技巧的學習。
第3步起草初稿
>>>如何讓中間段更加具體生動:連續動作描寫法<<<
對于中間段的寫作而言,首先要保證我們能把事件的發展過程敘述清楚,然后在清晰的基礎上,再加入必要的細節描寫,就能使其變得更加具體生動。要實現清晰和生動這兩個寫作目標,小朋友需要學會連續動作描寫法,即能夠使用一組系列化的動詞,表現若干個連續的動作。
比如在上面這個中間段示例中,小作者就呈現了他在整個走夜路的過程中的動作和心理活動。一連串的動作包括,“走”“躥”“躲”“探”“跑”等一組動詞,很生動地寫出了走夜路時遇險,以及內心非常害怕的情形。然后再用比喻的修辭方式來描寫心理活動,增加語言的生動感,比如“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樣”,直觀真切地讓讀者體會到他當時極其害怕的心理狀態。
>>>結尾段如何自然點題:特定情境+點題<<<
看著爺爺奶奶步履蹣跚的樣子,我真希望時間的腳步能在此刻停下來,我不想他們變老,我不想長大。
在特定情境+點題的結尾樣式中,我們可以先描述一個特定的情境——爺爺奶奶步履蹣跚的樣子,然后再抒發自己的心理感受,最后明確和深化主題——不想長大。這樣就會給人一種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的層次感。
>>>結尾段如何自然點題:特定情境+點題<<<
從那以后,每次回到老家,我總是幫爺爺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都夸我懂事了。但我心里想說的是:要是時間能停下腳步該多好!我不想爺爺奶奶變老,也不想自己長大。
寫作中的轉折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強調突出,突出的部分即為轉折詞后面的語句;二是承上啟下,照應前文的基礎上,引出后文。所以說這個結尾段的寫作有兩點值得大家借鑒,一是使用時間轉折詞,自然地開啟另一個時間階段。二是通過“但我心里想說的是”這個轉折句,從前一個主題(幫爺爺奶奶做事),自然地過渡到一個新的主題(自己心理的愿望)。
以上內容節選自易知小作文(小程序)——四年級《我不》這篇作文的線上寫作指導,更完整、更深度、更易懂的寫作點撥,可以在微信搜索“易知小作文”。
滬編版三、四、五年級第一學期限時免費學啦!(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同學們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作文寫作指導對你有幫助,希望易學君以后提供更多的作文寫作指南,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知易學君你可能要寫的下一篇作文題目,我們將選擇呼聲最高的作為下一期作文指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