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哲學這件事,你怎么看?會是這兩條意見嗎?
讀哲學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學哲學。
哲學太深奧了,而且不太實用,我還是敬而遠之吧。
哲學總是給人高冷的印象,這主要怪一些老學究。
明明很好玩的哲學,明明很有用的哲學,被一些學者給玩殘了。
其實,哲學是思辨的,也是可以拿來吐槽的。從今天開始,每周一到周五,我將系統的帶著大家閱讀羅素版本的《西方哲學史》。
讀完之后,咱們吐槽水平都能上一個臺階。比如,蘇格拉底(或者換成任何一個哲學家)最瞧不起你這種人了……。
很多人說羅素不夠客觀,帶有私人偏見。我覺得,需要客觀直接百度就好,為什么要讀書呢?
讀書,就是要讀一個牛人的看法,我們可以贊同,可以反駁,這樣才不枯燥,才能享受思辨的快感。
所以,我分享的原則是:高端小氣,熱衷吐槽;觀點偏激,偶爾中立。
羅素是個天才,尤其在吐槽方面,堪稱哲學吐槽帝。在介紹某一位哲學家的時候,他會先介紹其哲學體系多么牛逼。在我們覺得無懈可擊的時候,羅素會一盆冷水潑上來,指出漏洞,讓我覺得自己智商好低。羅素的尖酸刻薄,實屬罕見。
這本書的任何一個哲學家,都是百年一遇的天才。而你讀完之后,能明白他們講了什么,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應用,還能吐槽他們的荒謬之處,試問,還有誰能給你洗腦?還有誰能讓你盲從?我想,這就是讀哲學史的意義所在。
#下期預告#
羅素說,已經有很多版本的哲學史了,為什么我還要寫一個,因為我的哲學史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咱們明天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