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馮唐文章里的評論,我讀完了川端康成的《千只鶴》。
喜歡川端康成的沉靜、收斂、準確、簡要。“好色而淫,悱怨而傷”集中體現在他的《千只鶴》。茶道大師的兒子睡了父親臨終前鐘愛的女人以及他同父異母的妹妹。后來那個女人相思太苦,死了。那個妹妹相思太苦,走了。那個陰魂不散的志野陶茶碗,碎了。一百頁出頭的文章,一上午讀完,天忽然陰下來,云飛雨落,文字在紙面上跳動,雙手按上去,還是按不住。那句惡俗的金元詞涌上心頭:“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故事里的主人公菊治優柔的性格,很像一個典型的日本人,內斂含蓄,卻又在極度地渴求著什么。因為自己的父親風流多情,他內心對那些情人充滿了復雜的心緒,對近子是憎惡,對太田夫人卻報以同情。
故事在茶室中展開的,日本茶道講究"和、靜、清、寂",可是菊治的父親作為一個茶道大師,卻在婚姻之外和一個又一個女人糾纏,真是充滿了諷刺。菊治在父親去世以后,遠離茶室,大概就是對父親浪蕩行為的一種否定吧!
如果,不是父親的老情人近子給他介紹對象,他應該是很喜歡稻村小姐的。那明媚的身影,幽香的氣味,那千只鶴包袱在他心里揮之不去。但是,恨屋及烏,最后他也沒有接受稻村的情感。反而和父親臨終前的情人太田太太發生了一夜情。
當太田小姐帶著羞恥之心來到茶室里道歉時,太田太太已經自殺了。兩人就著各自父母親生前用的茶碗進行了一番交流。睹物思人,茶碗是流傳了幾百年的物品,應該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故事吧,那么以后還會傳給哪個人?又會寄托著誰的心思呢?
菊治不是很喜歡茶道,卻在品摸著夫人生前的茶碗,那個給了他誘惑放松舒適的長他二十歲的女人,死了之后,才讓菊治有了愛的感覺。
這是怎樣的一種糾纏?是缺少愛與關懷嗎?是對父親的報復與反抗嗎?小說所揭示的人物令人費解。所以,太田小姐最終把那只碗摔碎,讓更好的碗來盛茶。以示母親的荒唐,還是盡快遺忘吧!
茶是好茶,碗卻不正經。誰能說得清光陰里彼此糾纏的故事呢?情與欲始終是孿生姐妹,大概只有真心的人才會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