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慶會,持續原創分享第1077天,2021年3月28日
下午4點至6點,心理學“筑基班”第二課隨堂筆記如下:
一、行為主義
關鍵詞:
巴甫洛夫,華生:經典條件反射(泛化,分化) ,
桑代克,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強化,消退,懲罰 )? ? ? ? ?
班杜拉:社會學習論(交互作用,觀察學習,自我調節,自我效能)榜樣作用 。
主要研究動物,推論到人。
斯金納:斯金納箱子(老鼠吃肉丸),此為條件反射,操作型條件反射。
如:孩子生病了,家長比平時過多關注關心,孩子覺得生病能得到平時得不到的關心,于是,生病會頻發。也屬操作型條件反射。有“好處”。? ? ? ?
如:(強化)父母要離婚,孩子出狀況,父母便不再吵,孩子感到有“好處”,于是今后出狀況的機率可能會增大。對問題的改變越努力,越容易導致問題停留在此。
以焦點的理論看,越注問題就會擴大問題。越是當成問題,問題有時候越是存在的時間長,關注本身就是強化。
“癥狀”都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消退:
家長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不過多地關注,否則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情況會更糟糕。不管如何,家長成長自己,容器容量過大,大體接得住,孩子的狀態反而會更好。例:孩子踮著腳,再如:出門旅游,孩子尿褲子,家長焦慮孩子繼續尿;家長允許,尿褲子行為消失
社會學習論:
也稱新行為主義,人和環境是交互作用的。
家庭也是:家庭成員之間是交互作用的。如果情況不好,反思:這樣的無效循環持續多久了,做些什么不一樣的可以打破。? ?
例:女人的家暴例子。生活中,很容易把對方變成我們不希望的那個樣子(我老公就是懶、就是不關心我)。稱強迫性重復。? ?
通過學習,有意識做點別的,改善人際相互循環。有時,覺得老公不好,說:你看你天天給孩子做的什么榜樣,沒法過了,我就知道你是這樣的人。。。。。久而久之,老公真的成為老婆不希望的樣子,也許最終離婚。
改為:老公,你今天做得不錯啊,你對孩子更有耐心不成為誘發對方內心“魔鬼”的人,而是誘發對方內心“天使”的人,對方就會成為“天使”,所以,一切在于改變自己。行為主義強調榜樣的作用。調整好我們自己。我們愛學習,孩子就一定愛學習嗎?不一定。大多是。
厭惡療法:
治療酗酒,把吐的感受和喝酒聯系起來,導致最后不喝酒。暴露療法或沖擊療法或滿罐療法:治療玩游戲、治療孩子抽煙(封閉房間抽兩包煙,戒煙)。? ?
自我調節:自己調節自己,社會完善程度如何,關鍵在于自我調節能力。
二、精神分析
主要研究病人。
精神分析是心理學的基礎。關鍵詞:弗洛伊德,心理結構理論,人格結構理論,性心理發展階段,移情,自由聯想,阻抗,心理防御機制
理論:
冰山理論。心理結構分為: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人的行為主要是受潛意識的影響,做夢、說錯話等,都有其意義。
理論假設:
人的問題往往是因為很多東西沒有表達出來,很多壓抑到了潛意識。
自由聯想:
讓來訪者半躺著,咨詢師坐在后面,讓來訪者通過自由的聯想進入到更深層。(例:一女孩左胳膊疼,想起幼時在鄰居家被叔叔摸左胳膊)方法:將潛意識意識化。一旦被意識到,問題就解決了。時間長。后來發展的短程心理治療,是對長程心理咨詢的彌補。每個學派都有其特點,都是立足于關注人本身。
人格結構:
本我(快樂原則)、自我(現實原則),超我(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能調節好,人就比較平衡。
性心理發展階段:
在某一階段,原來正常,被父母過度反應,容易固著在那里。
移情:
一般指來訪者對咨詢師。把對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情感,轉移到咨詢師身上。分為正移情和負移情。精神分析認為:移情發生了,才反映來訪者進入狀態。
反移情:
指咨詢師把生活中對某個人的情緒,轉移到了來訪者身上。說明咨詢師需要成長。精神分析的咨詢師需要更多的成長和督導。需要通過自我分析,完成自我成長。精神分析走得深。心理咨詢師需要督導和分析,以保證自己在咨詢的位置上,一不小心就偏移了位置。
阻抗:
焦點不強調阻抗,認為是來訪者的合作,沒有不配合,其實是以這樣的方式在配合,是以這樣的方式在提醒我們,這樣的方式是不當的。
精神分析強調:
一是中立。二是節制(話語少)。可說可不說,少說或不說。但有“解釋”的技術。資深的咨詢師,解釋也是慎用的。三是匿名化:咨詢師在后面,讓來訪者看不到。現今不可能做到。
三、人本主義
研究正常人。強調以人為本。關注人本身,看到潛能,看到人的本能。尊重,積極關注,最核心的東西。很多學派都是相通,但各有側重,但對人這一塊是關鍵。發展得晚,很快發展起來,關注人。人本主義非常重視人的潛能。
馬斯洛(五個需要層次理論):
生理、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五個層次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一般是先滿足生理,再往高層次發展需要。自我實現:能獲得的人不多。最痛苦:眼界被打開了,但實現不了。求而不得最痛苦。學了但做不到也痛苦,怎么辦?繼續學。接納才有溝通,溝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變的機會。建立關系的五個要素: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 ?
家庭治療:
薩提亞:每個人都是明星,都想更好。與傳統的心理學有很大區別。家排有很多中國文化的元素在。
策略派MRI:
焦點受策略派的影響比較大。策略派受艾瑞克森影響,用癥狀去改變癥狀。和日本森田療法相似,為所當為。矛盾處分:睡不著,就不睡了。
維持癥狀:
允許癥狀存在,但在里面加料,就打破了原來的元素,就是加病毒。如:吵架的時候,錄下來。吵不成了,改變了。做點不一樣的。反其道而行之。可以先試試,看效果怎么樣,如果無效,就改變方法。有允許和接納。結構式家庭治療:李維榕老師,唐登華教授教學模式。認為人出問題,往往是家庭這個系統出問題了。循環系統循環提問,每個人都在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