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 中原焦點團隊? 初27? 龐愛國? 第86天分享? 本周第6次約練? 總第112次約練? 咨51、觀50、來3、朋3、box約練4、案例分析1,總分享第93次分享
本周第六場? 咨詢師
在本場咨詢中,做到了傾聽、共情,貼著走,來訪者老師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看到她的不容易,看到她的覺察能力,看到她自身的資源,陪著她,讓她說出來,在多個需要的目標下,先要哪個后要哪個,來訪者老師其實很清晰,按先后排序后,再對時間節點做了具體化的討論,多個目標的時間安排也進行了自我梳理,逐漸的讓自己也找到了清晰的方向。
筑基班第1次課程復盤學習(摘自楊老師分享)
一、筑基課開班的意義
講一些最基本的東西,人的心理發展的各個規律,青春期孩子的特點,癥狀學,抑郁癥的三低、三無、三自,精神分裂的主要特點,躁狂癥的主要特點,創傷后抑郁,急性應急,危機干預等等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
二、走進心理世界
1、心理學解讀:
關于心理學的大眾理解
1.心理學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2.心理學就是心理咨詢
3. 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
4.心理學家會催眠
5.心理學就是夢的分析
6. 心理學是騙人的東西
7.心理學成果不過是些常識
8. 心理學就是“話療”………
其實,學心理學并不代表猜透人心,會根據他的表現,猜測他的大致情況。若隱藏很深,也無法了解。
心理咨詢中少問或不問,少說或不說,讓對方有更多反應。若咨詢師說得過多,會讓對方浮于表面,讓對方無法沉下去,要讓對方更多的覺察與思考,讓我們對對方更多的了解與理解。
學了心理學是否保持心情很好,不能生氣?學筑基課程訓練內功,為技術更好運用。學了心理學并不代表沒情緒,自家的孩子定比別家的孩子優秀。
學心理學的目的――助人助己
1、學心理學主要是為了完成自我的覺察與意識,對自己更多了解: 對自己的性格特點、行為模式、優勢、擅長、情緒爆發點、卡點等,更多是自我完善,更多時候是完善我們自己。自己完善得越好,容器容納度大,學會接納自己,學會與問題共存。
2、卡點——
(1)所有在約練在咨詢中咨詢師有情緒的地方,即是卡點。這個來訪者怎么這樣?怎么那樣?同性戀呢?你的東西出來了就幫不了他了。
(2)卡點處被督導:
a自我完善——
b還要被咨詢(做為助人者,才更多地知道咨詢是怎么做的,才知道咨詢師問什么問題,你怎么知道那些問話,帶給來訪者感受)可以固定做,也可以具體的做,一周一次,不僅對來訪者對你對咨詢師、觀察員都是有好處的,地基更牢。
3、心理學都會狀態完全都會好。心理學就是心理咨詢——這個更不是。
心理學兩大分支
1.基礎心理學(也稱為普通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對一般正常人各種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基本規律的探討。
目前在高校大多數做基礎研究,如腦認知。做應用相對不多。
2.應用心理學:是在各個領域中應用的學科。心理咨詢是心理學的應用技術,咨詢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1)心理咨詢是做應用。幾乎所有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不是所有學心理學的人都會做咨詢;而心理咨詢只是應用心理學的一支。
(2)學心理咨詢都會做催眠——更不是。心理咨詢有幾百種療法派別,焦點只是其中之一,催眠只是一種療法。如武俠小說中門派林立。
(3)四大派別(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家庭治療)更多的派別受其影響或分出來的,基本上幾百年不變。
(4)不管哪門學派,都終匯聚到“人”的關注,共情、感同身受等,通過大量實操,回應的能力,感受他人的能力,對人性的理解,帶給對方的溫暖安全。無論是講師都是修人的。把咨詢做生意注定做不好。不是要頻頻地用技術。
(5)人本主義格外強調“真誠”,真誠到透明,純粹到極致。非常好感同身受,理解深,來訪者會感到安全、溫暖,停留在自己的內心,不需你指導、引導,他會自然而然流動、思考、變化。
(6)心理咨詢不是解決問題,焦點也不是單純的解決問題,是建構解決之道;是陪伴加等待的過程。有的需幾十次咨詢,固定的時間、地點、費用、咨詢師。咨詢師只有固定才能穩定足夠安全溫暖、穩固。咨詢中咨詢師去廁所都不要去的。對方再進去就很難的,你不知怎么,就無效果。足夠安全、溫暖、穩固,一次又一次,慢慢走,對方的變化就出來了。
(7)若認為一次咨詢就非要很大的效果,說明對心理咨詢的定義不清楚。
(8)心理咨詢就是“談話”,專業的談話,更多用人在助人。怎么心理健康?穩定、溫暖,自己的狀態,家穩定,主要撫養人情緒狀態足夠穩定,對孩子好。搬家,不要帶著孩子顛沛流離。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從細的方面也研究動物。最核心的,咨詢師是用本人在做咨詢。教育也是這樣,主要撫養人情緒狀態穩定,她生活的快樂,孩子會受到很大影響
學習心理學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
(一)基礎心理學,也稱普通心理學(彭聃齡)一定要了解的心理學的一個或一支。
了解人的心理過程,認知、情緒,意志、需要動機、能力等。
1.直覺、感覺、幻覺能分清。
2.記憶特點:長時記憶、短時記憶、瞬時記憶規律,對學習心理學有幫助。
3.推薦閱讀:《心理學導論》《基礎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
(二)社會心理學(侯玉波,戴維.邁爾斯) 人在社會中的一系列心理學的行為現象,學了之后可以大致預測人的行為規律和表現。
(三)發展學心理學(林崇德,朱智賢)研究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個年齡段一系列的心理特點,主要是青少年。尤其嬰幼兒無照料到會導致什么情況。
1.買書看要有更多的耐心。
2.最起碼了解兒童,青春期――矛盾性格特點心理是最典型的特點,完成自我概念,自我統一,更好走向社會必經的。從“我是誰”到“我知道我是誰”。
3.每一個問題都是改變的契機。每個狀況都是提醒。
4.來訪者言行讓自己很不舒服。抽離出來都是好事,恰恰說明來訪者不再掩飾自己,并不是對你。只是她把生活中的模式呈現出來了。很可能她在生活的模式,沒被接納。生活中的模式出來時被批評、吵、勸她、奮起反抗。不管她怎樣,你都穩穩地在那兒,沒情緒,反而能接納她,她的良性模式就出現了,她不是在攻擊你,是她生活中的模式呈現。
(四)變態心理學(錢銘怡) 也叫癥狀學,精神病學。
1.想學的更好。
(1)先聽癥狀學的幾節課。
(2)可考慮買本書:
a錢銘怡教授《變態心理學》武志紅、徐凱文是其學生。
b想了解更深一些,可以買沈漁邨教授《精神病學》,八版,是參考書,癥狀學百科全書。最主要是到醫院精神科實習。有機會去實習,無機會看書,聽課。
(五)咨詢心理學(錢銘怡) 心理咨詢的方方面面。
(六)診斷技能(醫院實習)
診斷技能,咨詢師沒有診斷的權利,但要有診斷的知識,有能力,判斷的能力。可以作為輔助,明確邊界。
(七)咨詢技能(做實操 約練/督導/被咨詢/聽課)
1.做實操 約練。
2.督導。
(1)參加邱寒春老師的公益督導。
(2)經濟允許一對一的督導。
(3)高級班就是督導班。
3.被咨詢。只有被咨詢才能知咨詢師怎么做咨詢。
(1)咨詢中怎么處理沉默;
(2)來訪者不知道
(3)有情緒時
(4)才能更清楚怎么做療程
(5)怎么留住來訪者,體現過自己更有底氣
(6)知道怎么做;
(7)套路有模板;
(8)被咨詢處理自己的卡點、創傷等,還可以參加團體課程,也可被咨詢
a存在主義團體課程可以參加
b可參加心理劇,可以更好地處理自己,比語言效果快
(9)先深挖一口井,再廣泛涉獵。
4.聽課。
心理咨詢必學:危機干預,癥狀學,咨詢倫理,診斷,咨詢技能,至少熟悉某一流派。推薦徐凱文老師的課。薦讀書目:《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四大流派(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一)行為主義 (巴甫洛夫,華生)
1.經典條件反射(泛化,分化) 桑代克,斯金納:
操作性條件反射(強化,消退,懲罰 )
2. 心理學產生的時間:馮特,1879年
3. 班杜拉——社會學習論(交互作用,觀察學習,自我調節,自我效能)榜樣作用
4. 強化、懲罰是行為主義的東西;厭惡療法。
5.行為主義的核心:研究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更多時候會忽視人的主動能動性。
6.華生:環境決定論:認為人是可以被訓練的,任何嬰兒都可以按照規律培養成想要的樣子。約練分享也是受環境影響,孩子也會受環境影響。 華生說:給我一打嬰兒, 訓練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二)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1.心理結構理論
2.人格結構理論
3.性心理發展階段
4.移情
5.自由聯想
6.阻抗
7.心理防御機制
(三)人本主義
1.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2.羅杰斯(來訪者中心療法)
(四)家庭治療 (薩提亞)
策略派,結構式,系統式等
日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