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恐懼。
有些是出于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有些是前世和童年帶來的記憶,有些則是自己想象的產物。無論什么樣的恐懼,只要一沾染上,它就能夠滲入你的細胞組織里面,而成為一種腐蝕性的能量。在巨大的恐懼里,人的能量場基本是停滯的,從而感到孤立和惶恐。
有些恐懼是身體層面的,比如死亡。但死亡是可以用精神來超越的。大多數恐懼來自記憶、思想模式。
在社會生活層面,恐懼是最不容易被了解的情緒。因為從人的動物性來說,避開危險是一種生存本能。為了避開傷害,人天生就會遠離某些讓自己感到恐懼和不了解的事物。又或者在交往中通過封閉心靈,用另一種情緒反應來替代恐懼。
有恐懼就不可能有愛。那些在恐懼自己、他人、組織、社會的人是沒有愛的。因為愛沒有對立和分離。
當然愛也不意味著去認同外在的事物,因為外在不具備完整合一的本質。由此,認同也是一種恐懼。
假如人要讓自己持續活在愛的關系和流動中,就要釋放恐懼,不是一些,而是所有。恐懼沒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對“恐懼”本身的恐懼。
那些試圖躲在“安全之地”的人,不管是孤立自己,還是依賴家庭、環境,錢財、朋友的庇護,最終也避免不了衰老、死亡的恐懼。更不用說個人成長要面對的恐懼了。
那些想徹底了解恐懼的人,反而有機會戰勝恐懼。恐懼并不是一只黑暗之手,只因為我們從不曾深入看清它。看看它想對我們啟示什么,以及和我們個人內在的關聯。了解恐懼,這是智者才會有的選擇。
一個理性的人會說:是的,這種事太讓人恐懼了,我需要尋找安全地。
一個有勇氣的人會說:沒有什么好怕的,勇氣會讓我不顧一切。
要釋放恐懼,僅僅理性和勇氣是不夠的。要釋放,一個人必須看到恐懼的本質和陰影。
有智慧的人,會在外在反應的一瞬間就意識到起源于內在的恐懼。
有洞察力的人,會觀察而不是躲避恐懼感受,并看清恐懼模式如何運作。
不管這種恐懼模式從何而來,因什么引起,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是你的恐懼模式和記憶投射到了外界,才造成“外界”回返給你一個印象。然后你用自己的觀念給它下了一個定義。
只要看到恐懼的本質,我們就可以一勞永逸的釋放它。讓它永遠不再影響到自己。
有些恐懼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就像陰影揮之不去。那已經不是看清的問題,而是關乎到行動力。
無論何種恐懼,大到死亡,小到害怕被拒絕,甚至一只討厭的老鼠。都是可以釋放的,只要你愿意去釋放,而不僅僅是被動反應。當你走在自我掌控的路上,依靠決斷,你可以改變任何事情,任何扭曲的能量,任何限制的信念。
要看到的是內在的力量,沒有比愛和渴望愛更重要的了。恐懼創造幻象,愛創造真理。真理讓你連接上你的神圣力量之源。
當你對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懼無畏,你就成了人類當中的獅子。沒有任何人類的觀念可以限制你和束縛你。就算有,那也不過是他人的恐懼引起的戲劇。你只是旁觀者,沒有什么可以影響和干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