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如果對自己妥協,如果對自己說謊,即使別人原諒,我也不能原諒。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瘋狂。”?? ——《倔強》
1.
“有夢想的人,都是閃閃發光的人。”有一年冬天的時候,朋友和我打電話,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她在北京。即便逃離北上廣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北京。
她是我認識的同齡人中走的彎路比較多的,但對生活和夢想始終保持一種善意和熱愛。后來慢慢沒再聯系,雖然不知道后來會有怎樣的故事在她的生活里輪番上演。
我常常覺得她找到了自己的路,去了自己喜歡的城市,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管以后再發生什么,生活的苦最后總會被她吟唱成一首快樂的歌。
2.
2019年的這個夏天馬上就要結束了。
我在想,到底什么才能讓我們可以把這漫長又短暫的一生托付其中,并且能讓我們感到人間一趟,不虛此行呢。
《實習醫生格蕾》有一句影評讓我印象很深刻,“他們通過治療病人治愈著自己。或許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吧,大家都是通過在做著自己內心深處熱愛的東西,然后治愈著自己。”
人與事物是相互治愈的過程。
為什么大家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做自己內心深處熱愛的東西的時候,自己也喜歡那個自己吧。
3.
我們都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又絢麗多彩。可很多時候,我們把夢想埋在很深的地方。就像對喜歡的人一樣,越長大越明白,無法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是一種常態。而無法實現夢想也是理所當然,因為太過遙遠,所以就像看風景一樣去遙望。
可有時候又很不甘心。
還是忍不住去想那個喜歡的人,還是忍不住去幻想實現夢想后的自己的樣子。
4.
我們習慣性的把所有一切都去期望,把未來的自己和未來的生活當作一種目標或者期望,因為有期望,所以此刻可以忍受著各種煎熬。
夢想總是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抽象的撩撥著,想要放棄又不甘心,可是因為自身的原因也好,外界的原因也好,又無法觸碰到它的美。
為了美好的生活,我們總得忍受不美好的過程。
5.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本書有回答。
“一直以來我一直在問自己,自己的人生意義到底是什么,可是隨著時間過去,我依然沒有答案。意義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答復。”
這就是書里給出的觀點。
當我們處在生命之時,由于自身的原因我們是無法得到答案,也只是片面,而只有在最終我們才可以說意義到底是什么,在此之前我們都是在經過這些經過而已。
6.
風景這么好,路的確是彎曲一點,但有什么關系,我們終究會到達羅馬。
在黑夜漫漫的趕路中,其大家都在黑暗中努力向前跑。當我們真的跑到出口,遇到光明那一刻,有緣人自會相聚。
讓今年夏天溫柔的晚風吹散過往的不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