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

? ? ? ? ? 看戲 ?

? ? ? ? ? ? ? ?——夏兒

?剛泡開的悠悠茶香鋪滿小案,沉沉的木香伴著雨季來時潮濕的氣息,彌漫在狹窄的戲堂里。閑下的跑堂,蜷在門檻上打著盹兒,輕快的鑼鼓聲便從劇院深處徑直飄出小巷。

?臺下燈火闌珊,老舊的戲臺上卻熱鬧非凡。鮮艷的戲服,五彩交織,演員們夸張的動作和妝容為單調的戲臺注入不一樣的新鮮與活力。雖然臺下的觀眾大多是絲素裹,體態蹣跚的老人,演員們依舊賣力的表演,絲毫沒有懈怠。六方樂器合奏,一個個面帶臉譜的演員粉墨登場,張張臉譜勾畫精致,個個姿勢精準到位。師父大多教導弟子:技不離戲,戲不離技。一段段優美老練的走步,一句句悠揚婉轉的曲調,配合著跌宕曲折的劇情,耐人尋味。

?老人半瞇著眼,用泛黃的指甲敲打著掉漆的木桌。昏沉的燈光照印著那蒼老的額頭,顯現出道道溝壑。每脫口一句唱詞,他瘦削的臉頰就深陷一處凹痕,配合著鑼鼓的節點,句句臺詞哼唱自如。這一刻,仿佛他已不再只是個看客,而是臺上表演中的每一個角色。

?生書熟戲,百看不厭。劇院的劇目雖有更替,大多都是重復上演。劇目單調但絲毫不會影響到看客們的興致。聽說其中許多看客都是這里的常客,有的還是從郊區趕來,一兩小時的車程也不知疲憊。他們不為別的,一折扇,一盞茶,一場戲,足矣。

?記得爺爺在世時,也愛看戲,興致來了,總要表演一段,而我就成了他唯一的觀眾。老人總會不厭其煩的跟晚輩念叨往事,而爺爺念叨最多的便是戲。 “要是村上來了戲班,就是大事。不管男女老少全都要提著竹凳摸著黑去村頭看戲嘞!”爺爺總是一臉自豪的極力為我描述那場面的壯觀。爺爺的童年并不好過,小小年紀便成了孤兒,寄居在舅母家的他每次偷摸著看戲,回來便少不了打罵。可每次聽爺爺講起童年看戲的趣事,他就手舞足蹈滿臉興奮。我想,在爺爺并不美好的時光里,看戲已經成了爺爺記憶中獨特而又難以割舍的回憶了吧。

?后來,爺爺走了,也沒人再給我講戲。不過那時候看戲已不再是稀罕事,也就沒見過像爺爺說的那樣壯觀的景象。不過對于還是孩子的我來說,最吸引人的不是表演本身,而是期待著表演中“財神散財”的橋段。五花八門的糖果從臺上如雨灑下,這時最高興的莫過于孩子了。還有不滿足于糖果的誘惑我們,爭相跑到后臺看坐在木箱上的花旦化妝,趁班主不在偷偷摸一摸鮮艷的戲服,試試漂亮的發簪。要是不小心被發現,班主一喝,撒腿就跑。

?后來的后來,戲班少了,看戲的也少了,也沒再體驗過那樣看戲的樂趣了。

?車水馬龍的城市里,小小的劇院顯得格格不入。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它只能靜靜蜷縮在城市一角,艱難行走。不過最終,它成為了這座城市在特定時代的特殊符號,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記憶,它的光芒在每一個與戲結緣的人心中,永遠不會褪色。

?曲終人散,原本狹小的戲堂顯得有些空闊,睡眼惺忪的跑堂打著哈欠用毛巾撣著空位的灰塵。一把把泛黃的藤椅靜靜擺放在臺下,就好像閉眼養神的看客們。這時,空臺上仿佛隱現出那曼妙的身姿,悅耳的曲調在耳邊悠悠回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每年農歷六月十八,村里都會請劇團來唱戲,或是山西晉劇,或是陜西秦腔。每年的戲改動也不大,《六月雪》是每年的慣例,看...
    勿以方圓閱讀 608評論 5 3
  • 時光像針尖上的水滴悄然而有節奏地流逝,驀然回首,才發覺那么多的日子早已過去,只留下一些片段珍藏在記憶里。 這兩天看...
    言莫邪閱讀 618評論 0 3
  • 文/添一抹嵐 持續的陰雨天,潮濕,陰冷,使得整個人都沒有外出走走的心思,情愿悶在家中發霉長毛也懶得踏出門口。 只是...
    添一抹嵐閱讀 1,551評論 15 6
  • 不論你憂慮,還是快樂。 不論你彷徨,還是堅定。 明天始終是不可知的未知數。 如何戰勝憂慮和彷徨, 也許我們需要的是...
    Craney閱讀 46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