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想著寫一寫文字,那些關于自己的經歷所引發的思考,初衷是想分享一些經驗給到相關的伙伴,妹妹推薦說,你去簡書吧。其實早在2017年,我就注冊了簡書,那個時候的自己,正處于職場一個特殊的階段,得益于老板的寬容,我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從工作狂的模式中脫離出來。
我是一個喜歡探索的人,對于APP來說,我喜歡沒事在應用市場里面看各種推薦或者排名,尤其是匠人之作之類的,簡書就是在某次的瀏覽中發現的,這便是我與簡書初識的緣分。
剛剛注冊簡書的那些日子,關注了自己喜歡的一些專題,比如讀書,比如國學,比如美劇等等,當然還有抑郁癥相關的,畢竟這才是我想要分享的,2018年開始寫了幾篇關于抑郁癥的文章,其中也跟幾位正在抑郁邊緣掙扎的伙伴有過交流,告知她我的經驗,只是現今她好久沒有更新了,希望她一切安好。
時間來到今年,依舊是同樣的初衷,但是從小喜歡讀書的我,也喜歡寫寫字,于是就想著把這里當做一個練習的平臺,畢竟這是創作者的家園嘛。時至今日,已經不間斷的寫了51篇感恩日記,同時也把自己的初衷簡簡單單的寫了出來,并建立了“走出抑郁,擁抱陽光”專題。
簡書,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簡簡單單,我喜歡這樣的底色,所有純粹的東西我都喜歡。這里有很多的人,要么書寫自己的故事,要么書寫自己的思考感悟,要么就是一些摘抄記錄等等,總之,林林總總,關于文字的一切形態都可以找到。通過這些真實的記錄,我對于人的生活多了很多維度的了解,因為畢竟媒體的文章總帶著一些目的性,沒辦法,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抓眼球時代,因此簡書的存在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在這里可以看得更全面,真實的生活既沒有電視劇里那么唯美,也沒有公眾號上那么慘淡,更多的是平凡,既有溫暖幸福,也有痛苦悲傷。
在簡書,我想感謝一個姐姐,她的ID名稱是一顆開滿鮮花的樹,盡管注冊簡書已經接近2000天,但實際上使用也就兩個月,加之每天只是打開寫寫,沒有過多研究,所以還是很新很新的新人。有一天,花樹姐姐把我加到了她的專題,我才知道原來可以投稿,投專題,自此之后,每天的更文我都會投給花樹姐姐的那個專題,每次花樹姐姐都會給我評論,內心覺得很溫暖很溫暖,謝謝花樹姐姐,祝福你。
其實,沒有想到的是,通過簡書的評論,我竟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比如我以為自己其實是不在乎一些標志什么的,至少在20天日更的時候我沒有什么感覺,看到很多人的徽章的時候也沒什么太多感覺。但是昨天更新50天的時候我還是小小的興奮了一下,原來自己也并非那么“麻木不仁”。
有時候,有些伙伴會給我的文章進行評論,那時候也會覺得很溫暖,因為被看見;大多數時候我都會給有感觸的文字留言,通過這種線上的互動,也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鼓勵以及溫暖。
花樹姐姐曾經評價我的一篇日記,每段都不是口水文,每段都可以獨立成文,也有其他的姐姐評論我的日記是流水賬,沒什么技術含量。無論是鼓勵的還是不鼓勵的,其實都讓我開始有思考,難道只是簡簡單單的記錄生活,然后發表思考的感悟嗎?當然我的抑郁癥專題還是要做的,因為那是我的初衷。
經過幾天的思考之后,我決定,以后要多多參與簡書的活動,認真的更文。也許寫作技巧本身對我來說還沒有那么重要,但是至少,我可以把這么多年來的事情,以真情實感的方式表達出來,又或者,把所有讀書的感受,觀影的感受,分享給更多有緣人。
感恩,來日方長,希望簡書保持初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