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轉眼2016已接近尾聲,此時讀稻盛和夫的《活著》恰好為這一年以及過往的人生做個總結。
革命先驅李大釗曾說;“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辭舊迎新,因為人類的欲望是時時創造新生活”每當新年來臨之際,人們除了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之外,恐怕就是制訂新年計劃了。可看看年初雄心勃勃制訂的計劃,到年底盤點又有多少實現了呢?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聽了很多大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讀稻盛和夫的《活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句:“眼睛可以眺望高空,雙腳必須踏在地上。”我的理解是,可以有遠大的目標,心存高遠,但前題是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腳踏實地的走在通往目標的路上。
so,按照稻盛和夫將人生的精進歸納的六個方向行進,或許會少走很多彎路。
一是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是謙虛戒驕
三是天天反省
四是活著就要感謝
五是積善行、思利他
六是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這“六項精進”,幾乎囊括了心志成長磨礪的所有方面,就像稻盛和夫說的,雖然字面上平凡之極,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必須一點一滴去實踐,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
最重要的,把這些道理寫下來時刻提醒自己,關鍵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貫徹落實。
1.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這是一種主觀能動性的充分體現。當我們近乎癡迷的努力鉆研,付出比任何人都要多的辛苦時,對整件事的理解程度就會足夠深,那些靈感才有迸發的基礎。
我們總是羨慕他人的種種優秀,文章寫的棒,妙語連珠;鋼琴彈的好,行云流水;而這些優秀絕不是憑空而來的,只有足夠的不間斷的輸入,才有可能在某個時點人前顯貴。看似充滿了運氣的成分,實則是由于足夠的付出獲得的美妙回報。有閑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也要努力向上提升。
2.謙虛戒驕
滿招損,謙受益。
稻盛和夫把我們的古話用到了六項精進之中。謙虛之心不僅喚來幸福,還能凈化靈魂。
凡是領導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虛心聽取意見,即使最終并未完全接受建議,但一定要給人說話提建議的權利。即使建議并不完全正確,但起碼能夠有所啟迪,足矣。另外,能夠聽得進他人建議本身也是虛懷若谷的表現。
領導者如此,普通人亦當如此。當你把自己放得很低,自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繼而知不足而后補,才能有長足的進步。
3.天天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并非妄自菲薄,而是通過不斷地復盤,來總結經驗和教訓,來叩問自己行動是否背離了內心。
人的本性都是健忘的。
如果我們不給自己復盤的機會,就會忘記曾經犯的錯,也會忘記曾經獲得的寶貴經驗,忙忙碌碌付出了很多,結果卻變成了隨風而散的記憶碎片。得不償失。
?4.活著就要感謝
要學著感恩。
當抱有一顆感恩的心態時,無論遇到什么風雨,總能夠泰然處之,自然也就少了怨天尤人的負面情緒。
更重要的,感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當我們以感謝的姿態來面對他人,社會,甚至整個世界時,內心就會平靜很多。而外界在接收到這種感恩信號之后,也會給你一種積極的反饋。任何人都不會拒絕一個常懷感恩的人。
5.積善行、思利他
所謂積善行,是一種行為準則。當我們把所有行為都用這一條準則來約束自己時,摒棄那些自私自利,就會獲得同樣善意的回報。
所謂善惡終有報,并不是什么迷信。你做出了什么行為,會得到什么反饋,當你善待他人,也會獲得別人的尊敬,當你惡語相向,同樣會招來唾罵。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老是憤憤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
當我們被這些無畏的煩惱充斥時,自然會喪失我們努力工作的熱情,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要相信,沖動是魔鬼。
當我們冷靜下來時,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以上“六項精進”,都是一些最淳樸的道理,卻又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對以上六點感觸良多。知易行難,如何將這看起來簡單的道理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或許這些“慢吞吞”的道理會讓你去更快地取得“精進”。
我將這“六項精進”認真工整地謄寫下來,做為時刻檢驗自己行為的標準,時刻提醒自己,循序漸進地“精進”
2016對我來說是具有非凡意義的一年。太多的突如其來,太多的始料未及差點把我逼到崩潰的邊緣……這一年我過的好辛苦……
以前我經常會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個哲學范疇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為什么好人沒有好報?為什么壞人肆意橫行卻依然平安無事?這世界真的黑白顛倒、乾坤大挪移?這些一直困惑我的問題似乎在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中找到了答案。
稻盛和夫的生命哲學
1.利他
稻盛和夫推崇的“利他”精神,其實就是所謂的責任感。
什么時候的內心會充滿深切、純凈、極致的幸福感呢?絕不是私利私欲獲得滿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為開花結果的時刻。我想許多人會同意這個觀點吧。而且賢明的人會發現,為他人盡心盡力的行為,不只是對他人有利,最后福報回到自己身上,對自己同樣有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法》
2.心態決定命運
其實還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不同的人,在經歷同一件事情,會因為不同的心態,做出不同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于是所謂的心態決定命運。
3.要付出一切
很多時候,我們未能走到終點,都來源于自己給自己留了退路。當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已經想好了調轉回頭的路時,必然會影響我們拼搏的動力和決心。稻盛和夫總是說,一定要付出所有的智力和精力在工作上,才能獲得工作中的豐厚回報。
長遠看,誠實的人,堅持行善積德的人不會總是倒霉;而懶散的人,不負責任的人呢也不會一直榮耀。確實,有人干了壞事卻未見惡報,因為他運勢尚佳或僥幸逃逸;有人做了好事卻未見善報,因為他一時時運不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狀況逐步修正,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大家各得其所,進入他們應有的境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法》
災難來臨,不可消沉,要高興才對。災難能把長期以來依附在靈魂上的業障消除。這種程度的災難就能消除業障,越是面對災難,越要慶賀才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法》
這是《活法》里我最喜歡的幾段話。不但讓我找到了一直困擾我懸而未決的問題答案,還為我今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保持坦然,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走不完的路;無論何時何地,心存善念做個好人;生活中的磨難是上天對你別樣的垂愛,因為上天相信你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它;
所有的苦難都不會白受,她必將化為前進路上的墊腳石!路要走,生活要繼續,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只要有不屈不撓的決心,只要有腳踏實地的踐行,那么,登上險峰一覽眾山小的日子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