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序、第二序改變:第一序改變狀態,第二序改變系統。
系統是一個整體,比如獅子、斑馬、草原上的草,獅子是很“節能”的,會挑選斑馬群里的老弱病殘吃掉,獅子把斑馬群里弱者淘汰掉,吃飽之后,就會休息。對于獅子,這是最優策略,但是一旦發生旱災,獅子這種繁殖能力弱、吃肉很多的動物,最易滅絕。
再看斑馬,哪怕死去大半,只要沒死絕,第二年春天,又是一大片。但還有一句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動物是很容易生病的。相比之下,草是最彪悍的,哪怕大旱三年,只有大雨一過,又是一片綠色。改變單個是一時的,想要長期需要改變系統。
假如你有上帝視角,就會看到強和弱是相互轉化的。獅子是很強,但從某方面來講也是脆弱的,草是最弱的,從其他角度看,也是最彪悍的。
系統:是高手看世界的方式,系統由元素、元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功能三部分構成。元素之間的關系比元素更重要。
佛家講一種東西,叫輪回。相對于西方有一個詞,叫循環,是近義詞。我想去旅行,但是沒錢,想賺錢只能上班,上班又想去旅行。這是一個死循環,為什么經常會感覺迷茫,被困在原地,被困在當下,不能看到明天。
怎樣跳出這個循環呢?書中的提示是目標問題,其實應該把目標定成財務自由,自由之后,再去想是旅行,還是爬山、滑雪。
拆分一下,沒去旅行是沒錢,沒錢就必須得上班,把上班這個事情,目標提升一點,財富自由,當把上班的目標提升到財富自由之后,再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回路:從時間維度看到事物發展的脈絡,找到過去和現在的關系。
比如換工作,進入一家公司,呆一年多,因為各種原因,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書中說短期感受和長期收益總是相悖的。其實確實,當你感覺到壓力、累的時候,是在走上坡路的時候。
當我們從時間的維度上,回溯發展的脈絡的時候,會發現破局的點,或者直接切斷回路、引入更多資源,搭建正循環,學習一下自增長的技能。比如讀寫能力、社交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層級:從空間維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規律。上層決定下層,下層無解,躍遷一層有答案。
決定首富和快遞員收入的差距的,書中認為有兩種,一個是方法論使用資源、提高效率;另一個是目標就是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價值判斷。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經歷過,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而我所要做的,只是學習而已。而關于目標,我相信少就是多,需要看到頂層建筑,做那些更少但更好的事情。
知識有時候是相通的,王維剛老師說的演化的思維,現代社會,大多是自下而上的涌現出來的,從上層設計出來的一般沒有涌現出來的更好,生物還有公司,大多是演化出來的。
·控制點:多層布點、單點可控、目標折射。
多層布點,就是想要達成目標,需要把目標分解,精細化分工,每段時間,每個階段,需要達成的點。單點可控,書中認為有四個維度,能力是穩定短期不變的,需要不斷的練習;努力不穩定,短期會變;難度穩定,短期不變;運氣不穩定,常常改變。作為掌控者,要做的是增強能力和難度的訓練,期待運氣的到來。
目標折射,兩點之間直線最慢,因為直線上的障礙最多。當世界越復雜,簡單的走直線越難生存,區別于此,還有一種阻力最小的路線,其實這是最快的。假如系統失控了呢?書中的解法是,推一步,跳到系統之外,世界是個大系統,屬于能理解它的人。其次,向上躍一層,重新定義問題,自己定義問題,答案自己也能找到。最后開發,比起內部自洽,引入外界更高級的系統。
簡寶玉讀書挑戰打卡-《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