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鐵上一直在看偶像的新書,只生歡喜不生愁。
對偶像了解越多就越喜歡。她的書是她平日隨筆的文集。那些隨筆就像是碎碎念,碎碎念中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人生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困惑大都有解。
把她作為偶像,主要是她的狀態、她的觀點甚合我心。欣賞的女性很多,可只愿意把她稱為偶像。
我也欣賞王瀟,她的嚴格自律成就了她現在令人艷羨的人生,傲人的身材,美如畫的女兒,可以說家庭事業都是人生榜樣。我欣賞她的自律,還有她很多很多的觀點,但總覺得她的人生有些太緊繃,似乎面子的部分太多。
她和林曦的事業模式有點像,都是利用自身的榜樣效應,形成一個小團隊,以個人為核心開展事業。但是,王瀟販賣的是精神,林曦多了一個落腳點,手藝。就這一個落腳點,林曦就顯得更加淡定更加松弛。就像她自己說的,不管有多大的事,只要在桌子上鋪開筆墨紙硯,開始寫字畫畫的那一瞬間,一切事都不是事了。
她把日子真正的過成了詩和遠方。每日醒來,認真吃一頓豐盛的早餐,然后去運動,然后午飯,午飯后睡個午覺,然后工作一會兒,然后寫字畫畫,然后晚飯,然后飯后同兒子一起散步一起游戲一起讀書,然后做點喜歡的事,然后睡覺。工作就是興趣,興趣就是工作。每日的工作生活不緊張也不懈怠。
她會寫毛筆字,會畫畫,會設計,會彈古琴,會唱歌,會瑜伽,會做飯,會寫文章,會講課。除了工作,她經常給自己放假。春天花開的季節放春假,夏天暑假,冬天寒假。假期她會到處走走,不定行程,只是選個喜歡的地像日常生活一樣呆著。她喜歡京都,因為京都有點像古代的中國,可以走路逛各種寺院庭園,能埋頭在舊書店里尋寶,騎車去看展覽和野餐。
看她的樣子,眼睛有光,面龐白皙光潔,身材不是那種瘦瘦的感覺,略感豐腴,更覺日子美好。
日常生活中,有喜歡的東西就設計出來,再找工廠加工出來,變成可以出售的產品。設計服裝,設計首飾,設計八音盒等小物件。價格不菲,自有喜歡的人愿意支付。而她一邊穿著自己設計的服裝,一邊就賺足了生活所需的金錢。
她辦了一間教室,就她一個老師,教授寫字,課堂上順帶著和同學們一起讀喜歡的書,臨喜歡的貼,分享喜歡的觀點。課程費用不菲,但因為招生有限,總是想報的人多,能報上的人少。而她不急不緩,享受著和同好一起寫字畫畫的愉悅,享受的同時賺足了生活所需的金錢。
上她課的同學,從手忙心忙到手忙心閑,孤獨寂寞少了,煩惱焦慮少了,寫下的字帖多了。很多人分享,自從上了林曦的課,和老公關系也好了。這是借由寫字的功課修定靜的功課,一筆一劃中,個人修為得到了提升。
看到如此優秀的人,自然想了解更多。曾經看到關于她的八卦,字畫功力差,沒有正經上過學,和她課上的學生搞婚外戀等一些負面的八卦。最先看到這些八卦的時候有一些平衡的感覺,這是內心不自信的人會有的感覺。表面上看那么優秀,其實很多都是假的,其實也有很多不堪,不比自己強多少。這是給平庸的自己找一個心里安慰。
后來慢慢隨著日子流走,隨著自己心態的變化,開始承認自己的自卑。開始承認別人的優秀。相信自己的感受,不論真實的她是什么樣的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她那里接收到的能量是美好的能量,是我喜歡的,對那些八卦就不再暗自竊喜了,對她傳遞出來的東西更能會心。
對她是如何長成現在這樣的也很好奇。看過一些介紹,她的成長主要是受媽媽的影響。她的媽媽一定是個厲害的角色。對待小嬰兒的她,不給很多玩具,一串鑰匙玩一個月。還在吃奶的她,媽媽給她一團毛線,把纏繞的毛線頭理順了才能喝奶。她要學畫,她的媽媽就給她請最好的老師,前提是必須堅持。10歲開始背誦傳統經典成為日課。福州下雪,她的媽媽就請假帶她坐飛機換火車換汽車趕去,去寺院賞雪景喝茶。小時候的她就辦過畫展,出過唱片。和南懷瑾、一行禪師等多位名人有過交集。和大多數家長相比,我想她的媽媽真是另類。但她并沒有因為少年成名而早夭,反而是少年老成,越活越回歸天真。我想這是閱讀和寫字畫畫等手藝引領她的。
對于育兒問題我一直非常熱衷,關注她的成長經歷,也關注她的育兒觀。她對待兒子,她的原話是:把自己過好,跟小朋友做好朋友,理性的相處,從他那里多學點,而不是急著去教他。相信她的兒子一定被養育的很好。
最近她公布了再婚的照片,美好的讓人感動流淚。關于感情她說的不多,但看得出,現在的老公和她配一臉。真心祝福她的同時,也在想,自己還能奢望愛情嗎。無論如何,不會再為了結婚而結婚。至于愛情,先把自己過好了,自己對自己足夠滿意的時候,也許關系也會不期而遇。
她書里的文章,篇篇入我心。簡單摘抄一些:
關于無用
在一個有用的世界里,隱含著目的、得失、成功和失敗,人很容易感到糾結。在一個無用的世界里,不是說不去產生結果,而是一直專注向內的源泉。放棄了對結果的得失權衡,把所有的心力專注于盡力的過程,也許恰恰會得到大于預期的驚喜結果。
我覺得書法是現代人回到內心的一個很好的修行方式。當你發現你可以穩定地控制塌軟的筆毛,寫出漂亮的筆畫時,說明你已經能夠很好地適應自己的心靈,你的心一定非常專注。
關于麻煩
如果你把一件事情的意義放在成長上,那遇到一個麻煩的時候,可能意味著這是一個打怪升級的機會。但如果你把意義放在這個麻煩本身上的話,那可能永遠都是無聊和消耗。
關于專注
專注的本質就是要舍棄許許多多的東西,而在同一時間里,只把身心投于那特定的一件。你不能什么都要。
無法專注是屬于每一個當代人的煩惱。我們不再習慣無聊,很難再有浪漫的等待。所有的時間縫隙,都被各種屏幕填滿了。一切都在一種倉促的“來不及”中草草了事。人一生的精力、熱情、能量、時間,都是有限的,而且這總量還不是我們說了算。如何把手上僅有的這點時間變得更有質量,專注大概是唯一的出路。
專注來源于心力,如同肌肉要有力就需要鍛煉一樣,心力也是需要訓練的。這些訓練無外乎有兩種路數:“做點啥”和“啥都不做”。
“做點啥”就是借由做一件事,通過對一個對象與技藝的專注精熟,去達到忘我,然后物我兩忘。“啥都不做”,就是純凈的觀察,比如禪坐冥想。
從細小的事情開始,人到心到,就會無憾。
關于愛情
有時間,少折騰,多讀點書,自律地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等著緣分到來,不合適的相處真的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如果你有一個喜歡的人,你永遠在他的優先清單里,你們可以拉著手一起走路、吃飯、看定影、讀書、恰恰好,他成為了你的伴侶,我想這是人間最值得珍視的財富。
人要先愛自己,才會有人來愛你。當你的滿足足夠多的時候,才可能分享給他人,否則無源之水是不長久的。
關于簡單、慢生活
總有人問我如何慢生活,如何修身養性,如何過得充實。其實都不太會回答,我都說,做你喜歡的事,并且窮盡一切可能把它做好。
其實所謂的“簡單的生活”,不是生活內容的簡單,而是目標的簡單。足夠簡單的目標才能滋養出豐富的生活。不是無事可做,有可能是相當忙碌充實。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是信心,是智慧,是對自己的慈悲。
關于邏輯
邏輯只是認識世界方法的一種,并不是真相本身。大多數事情都可以用邏輯證明,但離真相十萬八千里。把方法執著為認識的主體,就如同到了目的地,還要抱著車船一起上路。
熱愛讀書獨處的人,世界有時會大一些,會更容易在一個較高較寬廣的層面觀照自己的生活,容易勘破方死方生的世間塵霾。
寫字是個道的入口。一筆一畫,安排妥當,都是規律;氣韻連貫、天真舒展,都是性情;錯讓盤旋,骨力有節,都是人生。
慈悲太容易被誤解為一種悲悲戚戚、婆婆媽媽的傷感。慈悲的真身,其實是一種離苦得樂的灑脫力量。
書就看到這里了,還有一些沒看完。
在她身上讓我感悟最多就是:由藝臻道。借由一件事(不一定非得是寫字),專注去做好,日日做,不斷精進,成為習慣。最終就成了一個陪伴,能讓人在紛雜或無聊的世界里找到一個出口,快樂的出口,滿足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