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丁
看到這個標題,估計不少人會炸!什么?自私?沒搞錯吧!母愛是神圣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唯獨沒有自私一說。大家稍安勿躁,先聽聽我的故事再做結論吧。
01
我是一個很多人羨慕嫉妒恨的全職媽媽,既然全職,那就得有點全職的樣子吧!我也是這么想的。早晨起床給兒子穿好衣服、鞋襪;倒好水遞給兒子;做好飯菜端上桌;出門拎著東西又抱兒;洗衣做飯刷馬桶、拖地擦灰收玩具……總之,孩子和家里的一切事物我全包。即便累成狗,我能收獲的也就一句話,閑閑在家帶個娃,四年大學白上了!
別人說,我只能受著,因為這是事實,我的孩奴生活還得繼續。有一天晚上,我做好飯菜端上桌,屁股剛挨到椅子上,就聽兒子來了一句:“媽媽,怎么沒有我的飯?去呀,給我端飯去。”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就像打翻的五味瓶,各種滋味涌上心頭。難道這就是我愛的兒子?對我這般頤指氣使,沒有一絲感恩之心。
這件事讓我開始反思,到底哪里出了問題?說我不夠愛孩子吧,那就太冤枉我了。兒子的衣服我一直手洗到三歲多,之后除了外衣用洗衣機清洗,貼身衣物依然堅持手洗。出門走累了兩手一伸我就抱,久而久之我的肱二頭肌都練出來了。陪玩陪睡陪讀,典型的三陪媽媽一個。
思前想后,我認為不是我不夠愛兒子,而是愛得太無私。我做了能做到的一切,這樣的愛像一堵密不透風的墻,把兒子圍在當中,讓他失去了感知能力。
02
既然我做得太多,那我就得學著放手。兒子喜歡幼兒園的烘焙課,他應該對包餃子感興趣,我決定從包餃子入手。
我和好面,切好韭菜炒好餡。兒子正在玩,我走過去對他說:“打擾一下,我準備包餃子,我想邀請你和我一起包,你愿意嗎?”兒子聽完眼睛一亮,跳起來高興地說:“我愿意我愿意!”“既然你想包,”我繼續說,“那就把手洗干凈到廚房來。”
兒子很快洗完手過來了,試了試說他不會包。我拿了一片餃子皮,放上餡,對折,慢慢地捏住皮。看我包完,他拿起餃子皮,依樣畫葫蘆,捏了一個造型獨特的餃子讓我看。“你包的餃子好像一艘船,”我鼓勵他,“要捏緊一點,不然船會進水。”聽我說完兒子更加認真地包起來,雖然餃子餡撒得到處都是,但是這次我沒有批評他。
包完餃子,我數了一下,兒子大概包了十幾個。我煮餃子時,他站在小椅子上觀察。看到鼓起的餃子在水里翻滾,兒子興奮得嚷嚷:“媽媽,我要吃我包的餃子。”“好啊!”我滿口答應,因為兒子包得餃子很好辨認。
撈完餃子,我有意喊兒子端盤子。他小心翼翼地端著自己的餃子走出廚房,慢慢放到飯桌上。沒晾多長時間,他就大口吃起來。
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當親戚朋友夸獎兒子時,他的小臉寫滿自豪。從此以后,我不定期邀請他做家務。洗鍋碗、掃地、整理玩具……只要他能做的事情,我都放手讓他去做。
以前怕他洗鍋碗弄濕衣服,現在我幫他卷起袖子,想怎么洗就怎么洗。以前覺得他整理玩具慢,總是跟他屁股后面收。前腳收完后腳又扔得到處都是。現在制定規則,玩完玩具要整理,如果沒有整理,那我就把玩具收起來。
一開始,兒子不太配合,尤其是爬爬墊上堆滿玩具的時候。這種情況我會提供兩三種選擇,兒子在選項里選擇他愿意整理的玩具種類,剩下的我來幫他。每次我會有意放慢速度,這樣兒子整理完就會幫我。每當這時,我都會說“謝謝你,兒子,你能幫我真是太好了!”“不用謝”三個字終于從兒子口中蹦出來。我仔細看了看兒子整理的玩具,積木條碼放得整整齊齊;玩具車挨個排好;他收集的水彩筆蓋也是一字排開。看起來就像一幅作品,讓我驚嘆!我由衷地贊美:“兒子,你擺放得這么整齊,真是好看啊!媽媽親親!”說完我會親親兒子的額頭。
我從來不知道,兒子不但會整理,而且做得比我更好。原來都是我愛的方式不對,以致于無法看到孩子的能力。從此以后,我開始“自私”起來。
我不再獨自一人大包大攬,而是和兒子一起分工合作。大多數時候,兒子的選擇都是整理他的臥室,我負責全屋清潔。當我們開始一起做家務時,兒子體會了辛苦,也學會了接受幫助后說聲謝謝。多出來的時間,我們用來抓蟋蟀、追蝴蝶、看游魚……一句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無限樂趣。
03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們都在盡最大努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孩子看到玩具不肯離開,買;孩子想吃零食,買;孩子表現好,甚至直接獎勵金錢。
自從我兒子知道了超市的好處,有事沒事就要去逛逛。這一逛各種要要要,哭鬧、站著不走、不停說說說,活脫脫一個熊孩子。一開始我也自我安慰:孩子還小,想要玩具、零食并不過分,還是買吧!結果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我再也不想帶他去超市。
可是躲避解決不了問題,我開始想辦法。我試過好幾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每次去超市只能選擇一種東西。實行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兒子每次只選吃的,對于他喜歡的彩筆、貼紙之類的只能看看。這種方法顯然有些死板,壓制了孩子的正常需求。果斷放棄改用第二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我看了孫瑞雪的書之后制定的,每周周末去一次超市,想買什么隨便挑。這個方法實行的時間比較長,兒子每次大概挑選兩三種東西。一開始兒子還能遵守規則,時間久了,他不再滿足于只能周末買東西的規定,轉而要求我多去幾次超市。
這樣以來第二種方法也實行不了了。我去超市不能把兒子一個人放在家里,只能和他一起去。去了他一會看上這個玩具,一會想要那個零食。總之各種要求,我快被他打敗了。
就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了《小狗錢錢》的內容。既然孩子可以理財,那我干脆把決定權交給兒子。我鄭重地對兒子說:“我決定以后每天給你一塊錢,你可以用來買你想要的東西,也可以放進寶箱存起來。以后我和爸爸只提供你的生活必需品,至于你想要的玩具、零食,你可以用自己存的錢購買。”
兒子滿口答應,我從錢包取出一塊錢交給他。看到兒子把錢放進了他的寶箱(樂迪包裝盒)里,突然有種神秘的感覺。
這個方法到現在持續了三個月,不論對我,還是對兒子,都是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兒子第一次拿著一塊錢買東西,他選了一包餅干,收銀員說錢不夠。兒子又拿了一盒玩具,收銀員說買不了。當他拿著棒棒糖走向收銀員時,收銀員接過去掃了一下又遞給了他,并且說了句:“一塊錢。”兒子把手里的錢交給收銀員,心滿意足地走出超市,那一刻他的臉上寫滿甜蜜,就像放進嘴里的棒棒糖一樣,甜到心坎里!
從這以后,有時兒子會用一塊錢買棒棒糖,有時多存幾天買貼紙。偶爾看到玩具也會讓我買,當我溫和地拒絕后,他會說:“等我存夠了錢,我就可以買這個玩具了。”之前的熊孩子形象蕩然無存。
前幾天,兒子從幼兒園出來喊餓。我帶他去超市買吃的,在眾多的零食中,他選了一包薯片。走出超市他對我說:“謝謝媽媽,謝謝你給我買好吃的!”“不用謝!不用謝!”我連說兩句謝謝,因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出了超市,兒子伸出小手幫我叫出租車。在出租車上,他把拆開的薯片分了一包給我,另一包留給自己,并且囑咐我:“媽媽,那是你們兩的,這是我的,不過你也可以吃我的哦!”“謝謝你!”我由衷地感謝兒子,吃東西總是給我和老公分一些。
一路摸索,一路實踐,正是我的“自私”成全了兒子小小的感恩之心!
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但或許會對媽媽們有所啟發。
? ? ? ? ? ? ? ? ? ? ? ? ? ?
我的其它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