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丁
粗略算了一下,這兩年我給兒子讀了500多本繪本童書。這當中有借的,也有買的。除了很少一部分是借的,其余全是買的。大概很多人會不屑一顧:? 不就是圖畫書嗎?至于買那么多嗎!
一開始我給兒子講故事,也是照本宣科,念完就算完成任務了。有一次,兒子說了句“我躡手躡腳地走出來”,讓我大吃一驚。家里沒有一個人說過躡手躡腳這個詞,當時三歲半的他是從哪里聽到這個詞呢?
我問兒子,兒子說:“那本《極地特快》上面的,你忘了嗎?那個男孩躡手躡腳地走下樓梯。”我是給兒子講了三四次《極地特快》,可我壓根不記得有這個詞。我放下手里的活,拿出《極地特快》,找到兒子說的那一頁,果然看到了躡手躡腳這個詞。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這個媽媽只是看起來用心而已,并沒有真正投入感情給兒子講故事。我不過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圖畫書僅僅是圖畫書,能每天讀給他聽,已經做得夠多了。
從此,我開始嘗試帶著感情講故事,慢慢地摸索著給不同的故事角色配音,兒子果然更加喜歡聽我講故事了。而我,也漸漸融入到童書中。有的童書,甚至讓我幾度落淚,再也講不下去。
也許有人認為我矯情,但這6本繪本,深深地觸動了我。
? ? ? ? ? ? 1、爺爺變成了幽靈
《爺爺變成了幽靈》是2015年年底買的,當時還不知道繪本是什么,完全是沖著名字買的,算是兒子的第一本繪本。第一次給兒子講這本書,是在客廳的沙發上。
故事講得是一個叫艾斯本的小男孩,因為爺爺突發心臟病去世,他無法想象、也不相信爺爺變成了天使、變成了泥土,所以跟著變成幽靈的爺爺,一起度過了四個夜晚。
這四天夜里,艾斯本看著成為幽靈的爺爺穿墻而過,陪爺爺尋找他生前忘記的事情。爺爺想起了小時候哥哥送的自行車、他和奶奶的第一個吻、養育孩子、寵物、博物館、拳擊賽、喝醉的糟事和旅行。
艾斯本也想起爺爺和他堆沙堡、扮鬼臉、偷偷講粗話、釣魚等有趣的事情。終于,爺爺想起了忘記的事情,那就是,他忘記給小艾斯本說再見了。
兩人哭著互相道別后,爺爺穿過墻壁走了,走進花園,走到了馬路上。艾斯本站在窗口目送爺爺消失在黑暗中,不見了。
每次讀這本書,尤其是最后幾句,我都會紅了眼眶。有幾次兒子說到媽媽老了會死掉,就哭著念叨“我不想讓媽媽死,我不要媽媽死”。這種時候我常常不知道怎么安慰兒子那顆幼小、細膩的心,只能強忍眼中的淚水,緊緊抱住那個哭泣的小人兒。
生離死別是人生常態,《爺爺變成了幽靈》告訴我,給孩子足夠的溫暖、愛、陪伴,正視死亡的話題,不逃避、不壓制,孩子就會慢慢理解。畢竟這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早一點知道生命的真相,或許孩子才能輕裝上陣,踏上人生的旅途吧。
? ? ? ? ? ? ? 2、活了100萬次的貓
《活了100萬次的貓》講了一只擁有100萬次生命的虎斑貓,在它最后的一次生命中,遇到了不搭理它的白貓。就是這只白貓,讓他放下活了100萬次的優越感。
虎斑貓留在白貓身邊,和它生了好多小貓。它們一起看著小貓撲蝴蝶,抓蟲子、嬉戲打鬧;又一起看著小貓們一個個長大走掉。
貓待在白貓身邊,聽它嗓子眼里發出的咕嚕聲,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一天再也聽不到。貓哭了100萬次,它哭啊哭啊,哭到再也哭不出聲。
你有多久?沒有和相愛的人一起,手拉著手,走在陽光明媚的午后;你有多久?沒有看過愛人的臉龐,是否增添了幾尾皺紋;你又有多久?沒有陪著父母,吃頓家常便飯,聊一聊老掉牙的陳年舊事;你有多久……
生活,讓人無處可逃。干不完的家務、加不完的班、永無止境的欲望……
生活,磨平了人的棱角,卻也帶走了柔軟。
所以我寧愿只有一次生命,也要成為自己的貓,守著初心,陪著愛的人,開心時笑笑,傷心難過時哭一鼻子。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和他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直到生命的盡頭。
? ? ? ? ? ? ? 3、小房子
“月光下跳舞的蘋果樹”這句詩一樣的語言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一開始喜歡《小房子》完全是因為詩意的語言。
慢慢地讀著讀著,總會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滿天星斗,緩緩流淌的河水,水中游弋的泥鰍,門前的果樹、秋天灑滿大地的落葉……
小房子坐落在山岡上,見證了城市的變遷,自己卻無法再次看到曾經熟悉的太陽、月亮、星星,無法看著春、夏、秋、冬的景色更迭。直到房子主人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女在城市高樓大廈的一隅認出了它,才把它帶回久違的鄉村生活。
生活在城市高樓大廈里的我們呢?已經多年不見月光下跳舞的蘋果樹了吧!小房子可以重新回到屬于它的鄉村,而我們,只怕再也回不去了!
? ? ? ? ? ? 4、搬過來搬過去
我沒想到繪本《搬過來搬過去》能給我帶來愛情魔法。鱷魚愛上了長頸鹿,他費勁千難萬險,終于贏得了長頸鹿的感情,卻發現生活的瑣碎、彼此的差異讓他們難以繼續,難以忍受。
這種時候,他們躺在床上,望著彼此的眼睛,會給對方一個最甜蜜的微笑。在這微笑中,他們想起了當初的快樂,也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人們選擇進入婚姻的圍城,大多是因為愛情,沒有誰想到這座圍城會消磨愛情。多少人走到長頸鹿和鱷魚這一步,便再也走不下去。他們大概不再對望著彼此的眼睛,更不會給彼此一個久違的微笑。只待行將陌路之際,轉身離開。
圍城里的人啊,不是婚姻埋葬了愛情,而是我們眼里看到了對方的缺點之后,只是試圖改變對方,并沒有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真的勇士,無非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質后依然熱愛它。幸福的婚姻需要經營,需要時不時給對方一個甜蜜的微笑!
? ? ? ? ? ? ? 5、愛心樹
從前,一顆大樹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在大樹下玩、采集樹葉、爬樹蕩秋千、吃樹上結的果……小男孩非常愛這棵樹,非常非常愛。
但是,男孩逐漸長大,他需要錢、房子、船。大樹把蘋果、樹枝、樹干都給了小男孩,只剩下了一截樹墩。即便如此,男孩再一次來看他時,大樹還希望能給男孩點兒什么東西。而男孩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正好老樹墩在這里。
暑假給兒子講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當時不到5歲的兒子說:“媽媽,聽得我想哭。”我不知道兒子是領悟了一二還是因為我講得動情。小小的他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證明這本書的魅力。
這個世界上,能夠把僅有的一切都給你的人,除了父母,大概沒有別人了!
? ? ? ? ? ? ? 6、天鵝
《天鵝》講的是俄羅斯芭蕾舞蹈家安娜·巴甫洛娃(1881-1931)的精彩人生。第一次給兒子講這本故事,我就淚流滿面,無法繼續。
小小的安娜,和母親相依為命,靠洗衣為生。媽媽帶她看了一場芭蕾舞劇,從此改變了安娜的人生軌跡。小小的安娜為了心中的夢想,不停地跳躍、旋轉、彎膝……終于登上了夢寐以求的舞臺,活成了人們心中永遠的天鵝。
每個人都有夢想,有的人夢想成為攝影師;有的人夢想成為畫家;有的人夢想文字能夠變成鉛字……
我不知道別人的夢想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只要愿意,并且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活成夢想中的樣子。
這六本書,有講死亡的;有講人生的;有講父母對子女恩情的;也有講夢想的;講愛情的。無論哪一本,都值得我們好好讀一讀。
每一本童書都蘊含著作者的人生智慧。給孩子讀這些書,就是讓孩子體會不同的生命歷程。孩子在有限的生命中體會得越多,他的人生就會越寬廣。而我,因為給孩子講故事,又開始了新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