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總是被打亂,這次出差又打亂了計劃,計劃剛開始執行又想要改變等等等等,總是目標散亂,做事憑感覺,目標一堆卻又沒有達到,決定加入30天成長計劃,今天聽了古典老師的碎片化時代的精進之道,對我自己的生活有指導
1情境。給學習留出時間和空間,學習斷網,意志力和環境也是直接相關的
2資源的獲得。人事網書學習法 首先明確要獲得什么信息,堅定目的,而不是散亂的獲得信息,明確主題,避免跑題,越來越遠。 最快的過去方法是找人,能解決此問題的人,詢問他的意見他解決的方法,看他解決問題采取的行為,看他推薦的書籍,搜索可以獲取很多針對性信息,但是并不系統。
3如何正確打開一本書
1 找人推薦 2 看豆瓣評分 ,亞馬遜書評 ,選書 ,看書摘 及腦圖。然后開始閱讀書 ,現讀作者序,答然后閱讀大綱 再選擇需要的章節 進行精讀
我很喜歡古典老師的一個類比,解決了我的一個糾結點,關于讀書的種類,一直以來我覺得讀書要專一,什么都看看讓我覺得紊亂,古典老師說 工具書是主食 ,漫畫等小吃 ,文學類 及美感類為湯 ,湯不抵餓 但美好,主食止餓,但一直吃也會受不了,需要小吃和湯的調劑,這個類比讓我的糾結點打開了一個,簡單又極好 古典老師建議可以吃套餐 滿漢全席等等。
4 思考
?焦慮型學習者 ,刷信息 ,大量看文章譬如公眾號,譬如微博秒拍,但是沒辦法預測下一篇與此篇的關系,不理解時間軸 及背景,只看到好多大牛,倍感焦慮。
要追尋的一個主題的學習 ,基于問題的學習,當知識獲取的門檻降低,信息量越來越大,檢索就更加重要,我們要從數據中獲取信息,從信息得到知識,從知識中總結出智慧,知識 是可以預測未來指導生活,有信息無知識 越來越蠢,獨立思考,要往金字塔尖爬 不是橫著走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