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關于拖延癥一詞的解釋: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diào)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一項調(diào)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xiàn)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需要引起重視。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感想,自己仿佛有了一種叫做拖延癥的心理癥狀。
從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中解脫,回到家,面對著洗衣機里衣服和水池里的碗,卻怎么也不想動;第二天就要交報告了,卻一個字也不想寫;一個月前列出的減肥計劃,到現(xiàn)在卻還沒有開始。
每一次都是在心血來潮時信誓旦旦地決定要開始,卻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想做”心理中拖延。
日本心理學暢銷書作者、心理學新聞撰稿人佐佐木正悟運用簡單的心理學知識分析出現(xiàn)拖延癥心理的原因,對癥下藥,用諸如“十秒法”等40種小技巧幫助讀者巧妙應對“要做卻不想做”的拖延心理。
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三種方法:10秒行動、壓縮時間、減法思考,讓我們學會輕松擺脫拖延癥!方法不在多,只要能把其中一兩個點運用了,讓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模式發(fā)生了改變,也就是最好的收獲。書不在于讀的是否多,只要能借用書中的觀點為我所用,那我們閱讀也就有了意義。
10秒行動
光說不做假把式,別人不看你怎么說的,而是看你怎么做的。在工作中,我們也會給自己找借口,這事如果我做,我會怎么怎么樣,說的比唱的好聽??烧娴綄嶋H操作的時候卻遲遲無法下手。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用10秒鐘,先來開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任何完美的計劃不去啟動那也只是計劃而已。就像我們大多數(shù)姑娘總想著減肥,曾經(jīng)制定了無數(shù)完美的計劃,比如一周3煉,每天的平板支撐、仰臥起坐、跑步、腹肌撕裂,很詳細的計劃著,然而今年的夏天已來臨,穿裙子露腰露大長腿的時候到了,可你還沒有開始運動。其實你只要穿上運動服,拿出瑜伽墊,或是穿上跑鞋跑出門就可以了,把坐在家里刷劇的時間換作是出門聽錄音的時間。換了一種時間流逝的方式,但是卻能讓你收獲一個健康的身體。
壓縮時間
當我們把健身計劃制作好,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時間需要花費在鍛煉想,一想想心里就打退堂鼓了是吧?在30天前,參與每天跑步5公里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5公里,這得跑多久了,一步一步的累積而成,都想退卻了。第一天出去跑步時,告訴自己就跑10分鐘就好,跑完10分鐘后,告訴自己再跑10分鐘就好,就是這樣拆解時間和里程,堅持到今天。堅持下來收獲的是一個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習慣,更加堅強的毅力和自控力等等,好處是無法用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如果你想知道的話,那就先持續(xù)跑步30天,看看會有什么收獲吧,期待你來和我分享你的收獲哦。
減法思考
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對事務考慮的太復雜了,你只需要作出行動,任何你想學的技能或是想做的事情都會變得更簡單。就拿灶友們分享的畫畫和思維導圖這些事來說,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事好難,作為外行簡直無法下手,對大家的分享都好羨慕。耐不住大家的刷屏分享交流,有的灶友就已落實到行動中了,去畫畫、去做導圖了,從最開始的無從下手,到現(xiàn)在的小有收獲,都玩的不亦樂乎的,每天都在進步呢。
拒絕拖延,先用“10秒行動”起一個開頭,再用“壓縮時間”加速過程,最后用“減法思考”不斷地趨近目標。唯有行動,才是對抗拖延的有力反擊。
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是一種心態(tài)上的改變,不再拖延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當你想拖延的時候,試試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這些小技巧推動自己去做某些事,去搞定我們定下的目標。
今天我已跑步31天,鍛煉的習慣已慢慢的在養(yǎng)成。現(xiàn)在正在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雖然猶如蝸牛般緩慢前進,但只要開始,只要自己不放棄,就不會有失敗。讓我們一起從一個微小的習慣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