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4-20 四貓先生
這個星期一我真是太忙了,除了正常備課、上課外,我還完成了兩件大事。
一是上報骨干教師材料。這件事兒需要填表、復印各種證件、按規定的字體打印封皮、目錄。上午上完兩節課后,我馬不停蹄地開始著手這件事,由于準備不充分,幾度出現問題,到下午兩點十分,總算完成了這項任務。
二是準備論文。第六節課間休息十分鐘,我打開微信,看到教導干事小薛在單位群里發的友情提示:教導處三月末發下去的通知,4月20日前需要上交論文、讀書體會、傳課,勿忘!
我才猛然想起來,她說的三項任務,我只完成了一項,下午的后兩節課我就又開始忙活論文和讀書體會。
晚上回到家,我已經累成狗。
其實我完全可以不用這么忙碌的。這些工作,上級主管部門早已傳達過:關于申報骨干教師,上周二副校長專門給相關人員開了會,讓我們早點準備材料;關于論文,小薛3月末就已經把通知下發到每個人手里了。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有這樣的情形呢?
說好春節后就開始健身的,運動鞋早已準備好了,但是你至今還沒行動;明明知道領導布置的任務下班前就得完成,可你拖來拖去只完成了一半;明明計劃周六早上七點就開始打掃衛生,但你先看了一集電視劇,又刷了一會朋友圈……硬生生把這個活推到了周日。
即使是火燒眉毛的事兒,因各種瑣碎拖住,或者只是偷個小懶,結果就沒有完成。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病,它叫拖延癥,得治。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癥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據調查顯示,75%的人都有拖延癥。
拖延癥的主要表現是:上午的事兒拖到下午,今天的事推到明天,火上房子才知道著急,是拖延病患者最典型的癥狀,也是影響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最大痛點。
有關專家介紹說,拖延癥總是表現在小事上,但日積月累,就會影響個人發展,嚴重的還會危害人類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效率低下。幾分鐘就能干完的活,因為拖延,可能半小時才干完;一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因為拖延,可能兩小時才能完成。拖延會讓事情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活動總是被推遲,所以好事總是不能圓滿。
懷疑自己。當自己不能按時完成某項工作的時候,長期如此,你就會覺得自己有身體方面的疾病,長期這樣也會給內心造成嚴重的影響,變得不自信,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
出現焦慮。因為工作和學習的不突出,拖延成了恐慌,我們開始否定自己,貶低自己,從而產生焦慮,甚至會有厭世情緒,有時會覺得自己活著沒意思。
得了拖延癥怎么半,哪有什么好辦法,有病就治唄!
? ? ? ? ? ? ? ? ? ? ? ? ? ? ?01
? ? ?排除不良干擾,集中精力做事。
我給自己定的寫作目標是兩天更新一篇文章,最近兩周,我有幾次三天才更文,這中間不排除有些突發事件要處理,最近我確實比較忙,但最主要的是受到了手機的干擾。
我在寫作時一會兒看看朋友圈有啥新動態;一會翻翻寫作群,看看誰又更新了文章;一會兒又點開公眾號和簡書后臺,看看誰給我的文章點了贊并留了言,本來應該用一個半小時就能寫完的文章,我至少得拖兩個小時才能完成。
像我一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為了排除電視、手機等不良干擾,我們可以在必要時,主動遠離這些東西。在家里干活時關掉電視;在單位工作時把手機調成靜音,如果確實有需要回復的信息,等我們忙完這項工作之后再去處理也不遲,只有做到集中精力,才能避免拖延成性。
? ? ? ? ? ? ? ? ? ? ? ? ? ? ? ? 02
? ? ? ? ? ? ? ? 列好計劃,并堅決執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拖延癥的很大原因就是沒有時間觀念,如果說這項任務領導沒有著急找你要,那你就會一拖再拖,直到領導找你要了,你才會想辦法去做。
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我們每天都會有好多事情要做,為了避免自己做事時總是拖延,可以在做之前,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列好計劃,然后按計劃逐條完成。還要嚴格控制好時間,避免拖延,最關鍵的是列了計劃就要強迫自己堅決執行,否則,即使你計劃再完美,也將是一紙空文。
? ? ? ? ? ? ? ? ? ? ? ? ? ? ? 03
? ? ? ? ? 嚴格要求自己,不給自己找借口
今天早晨檢查學生作業,小高的作業又沒完成,我問她為什么,她支吾著說,老師,昨天的作業太多了,我們住宿生回到宿舍二十分鐘就得熄燈,本來我想早晨早點來寫作業,但我昨天太累了就沒起來。
拖延癥患者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像小高一樣愛給自己找籍口:我最近太忙,我今天太累,我需要休息,今天有個突發事情打亂了我的計劃等等,這些都是拖延癥患者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所以想要克服拖延癥,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老師留的作業你要提前完成,下周要上的公開課,你要及早準備,老板布置的工作,你要盡早行動。嚴格要求自己的好處是:你比平時更勤快;你比以往更上進;你的潛力不斷被挖掘,你的工作學習越來越高效。
? ? ? ? ? ? ? ? ? ? ? ? ? ? ? ?04
? ? ? ? ? ? ? ? ? ? ? ? 馬上行動
布置一項任務:
拖延的人是這樣的:論文4月20號才交,還有差不多一個月呢,到時候再寫、再改也不遲。
行動派是這樣的,先在便箋上寫下這個任務,等手頭上的工作完成之后,馬上構思,然后打草稿,最后修改成文。
兩種態度的做法差距有多大?從時間上看,整整相差了一個月!一個月的差距,嚇人不?
所以,想要避免拖延,最重要的就是馬上行動。如果你想鍛煉,那就穿上平底鞋,馬上出發;如果你想寫作,那就拿起筆來,立即動手;有了一項新任務,明確要求后,馬上行動。
無論什么事,先做了再說,只有做了才知道做得好還是不好,只有行動了,才能避免拖延。
? ? ? ? ? ? ? ? ? ? ? ? ? ? ?05
? ? ? ? ? ? ? ? ? ?學會一點一滴積累。
如果當前的任務很多,有拖延癥的人就會犯愁:那么多家務,我什么時候才能干完?那么多工作,我什么時候才能完成啊?其實什么事情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面對大量工作的時候,告訴自己一點一點的做,慢慢地就會完成所有的工作。
其實,很多人都有拖延癥,成功的人也有。但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過分拖延就成了懶惰的借口,久而久之,拖延就成了習慣,成為阻礙我們成功的腳步,你跟別人的差距就會一點點拉開。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美好的向往,但這些向往可能由于拖延而不能實現。從根本上說,拖延癥反映了人們固有的意志力缺陷,想要治好拖延癥,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由此看來,拖延確實是一種病,真得治!
親愛的,你有這種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