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涼子
能讓才貌雙全的周蓉甘愿為之赴湯蹈火的男人馮化成,究竟有多么優秀?
一首悼念周總理的詩引起火車站的轟動,一首《北陀寺的風》挽救了奄奄一息的寺廟,一首在北大朗誦的詩,更是讓他收獲全場最多的掌聲。
這就是詩人馮化成的才華,他在生活中也懂得浪漫和儀式感。
在貴州山區時,馮化成每天放工回來都會為周蓉帶來一束親手摘的鮮花,哪怕是野花,也是他浪漫又真摯的愛。
他很是在乎生活中的儀式感,哪怕日子再艱苦,也都要每天為周蓉準備好四菜一湯,雷打不動,咸菜也算一個菜。
馮化成的人品也是好的。
當初周志剛去找周蓉時,在搭的便車上遇到了馮化成,面對對面車輛的求助,當所有人都無動于衷時,只有馮化成拿起鐵锨跳下車去幫忙,做好事不留名。
人品佳,才華好,浪漫又勤勞的馮化成,哪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不會為他心動呢?
可誰又能想到,文革結束后的馮化成完全變了一個人呢?
01.周蓉認清馮化成的真實面目
高考恢復后,周蓉考上了北京大學,還因一篇“好學生與好人”的辯論文章,聲名鵲起,后又在學校親自策劃了一場“中外情詩朗誦會”,馮化成因此亮相在北大學子面前。
“一身西裝,皮鞋锃亮,領帶閃閃發光,大背頭特別平順,臉和絡腮胡子都刮的干干凈凈”, 看來馮化成對這次的出場非常重視,聲情并茂地朗誦了一篇長詩,獲得最多掌聲,他對此頗為滿意。
而周蓉卻認為馮化成有炫耀之嫌,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沽名釣譽,不擇手段之人。
因為馮化成占用的時間太多了,朗誦的詩也不是情詩,還講了一大段自己的“光榮經歷”,這不但違背了朗誦會的要求,還對其他人不公平。
“你在利用一切機會沽名釣譽,也是在利用我,你的妻子,可恥!
“妻子提供的機會就不可以利用一下嗎?不沽名釣譽又來這兒做什么?難道對你就沒有好處嗎?我可恥我收獲了快樂,你休想破壞我的好心情!”
在一起十多年,周蓉終于認清了馮化成的真實面目,虛偽至極!
周蓉可是眼里揉不進沙子的人,她是高傲的,對文學的態度更是純粹的,而現在的馮化成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對詩歌有情懷的男人了,也不可能再是自己崇拜的詩人了,而是一個貪圖名利的偽君子。
周蓉怎能接受得了這樣的人?這就是他們婚姻破碎的征兆。
02.馮化成第一次出軌時,周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10多年
37歲的周蓉,早已沒了當年的美貌,頂多算是“風韻猶存”,但身材還是很苗條的,可馮化成比她大10歲,鬢角半白,快要禿頂了,居然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軌,這是令周蓉痛心疾首的一件事。
馮化成第一次出軌,還是對方的丈夫寫信告知周蓉的,讓她管好自己的“爛男人”。
也就是這次,周蓉才知道實情,原來當初認識馮化成時,他并不是單身男人,而是離過婚的,因被當作“反動詩人”,妻子跟他離婚,前妻還是什么副部長的女兒,后來又多次找他道歉,最后變成了幽會,被前妻的丈夫發現。
一向視愛情至上的周蓉,特別難過,其實馮化成出軌前妻,也是為了利用對方,這個男人真可怕!
周蓉因此一學期沒回過家,馮化成一直給周蓉寫信,寫詩,去學校找他求原諒,周蓉還真的被這些詩感動了,進而原諒了馮化成,甚至自我安慰馮化成出軌是因為前妻的主動勾搭。
用現在的話來說,周蓉就是典型的“戀愛腦”,就算對馮化成再失望,只要一看到他的情詩,一聽到好話,就忘記了馮化成做過的“齷齪事”,被欺瞞10多年都沒有再計較,真的值嗎?
03.周蓉的第二次原諒,卻換來馮化成的無數次出軌
當初在大山深處都能堅守本心自處的馮化成,如今的條件要遠遠比那時好,卻屢屢失意,這就是“民不患寡患不均”。
周蓉考上研究生后,馮化成也進入了作協,本是信心滿滿地入選副主席,最終只成為了理事,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馮化成借酒消愁,變成一“酒鬼”。
周蓉提出“離婚”才對他起到威懾作用,馮化成想要繼續做周蓉愛的詩人,又開始奮發創作了,成為了市作協的專業詩人,到處開講座,到處被人尊稱“馮老師”。
馮化成慢慢地也“飄”了,由一開始的沾沾自喜到后來的得意忘形,這注定跟周蓉漸行漸遠。
那段日子,周蓉埋頭于碩士畢業論文,回家次數極少。有天晚上,她回家取換洗衣服,撞見了天下任何一個妻子都不愿意撞見的事。
她扇了他一記耳光。
他跪下了。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馮化成身邊開始出現了鶯鶯燕燕,各種年輕又美麗的女詩歌愛好者,讓馮化成把持不住了。
周蓉再次原諒了馮化成,但馮化成并沒有改過自新,舊戲重演,“他們的家似乎變成了女子詩歌講習所,講到床上去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課”。
周蓉也不再回家了,二人距離婚又近了一步。
出軌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馮化成早已覆水難收,日益墮落了。
04.周蓉的無怨無悔
馮化成的兩次出軌,周蓉都原諒了;失意到極致時,周蓉提出過離婚;再一再二不再三,等到再次發現馮化成出軌和墮落時,周蓉也就真的離了。
其實馮化成得到的已經對得起付出了,不光在詩歌領域一直處于上升階段,事業有了大的進展,還有妻子周蓉和女兒玥玥,但他始終覺得還不夠。
周蓉畢業后,問馮化成怎么變成了這樣?馮化成承認自己墮落了。
“我總覺得那十年太虧了,想補償一下自己。歲月不饒人,不加快補償就來不及了......僅僅靠創作詩歌,我已經感覺不到人生的充實......”
馮化成覺得雖然自己也有了名氣,但都是浮名,當代任何一位詩人都不會流芳百世。
他想要的也不是權利和多少錢財,而是怕被人忘記,這是他最怕的事情,因為他自認為江郎才盡,耗光激情了,他害怕只是除了丈夫和父親,就什么都不是了。
這就是人最大的悲哀之處,不是貧窮,而是明明什么都有,卻感覺不到人生的充實,一味地沉浸在未來的患得患失中,一味地在乎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迷失了自我,忽略了眼前的親人。
周蓉對于馮化成的自怨自艾,早已聽不進去了,這也不是接二連三讓妻子蒙羞的理由,所以周蓉這次下定決心離婚了。
不管馮化成哭得有多痛,都無法挽留周蓉的心意。
馮化成最新創作的長詩《我的“洞府”生涯》,發表在最新的雜志上,得到好多專家的贊美。
周蓉知道馮化成是寫給自己的,也很感動,但她始終都是平靜的,因為她無怨無悔,正如她當初背棄家人,追尋遠在貴州山溝的詩人一樣無怨無悔,正如她到了中年后回憶如果從來一次,依舊會做一樣選擇的無怨無悔,正如她明知馮化成會無數次出軌,卻原諒他兩次的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