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女兒的聲音聽來如夢中細語,一手捂嘴,仿佛一不小心說出了不可說的兩個字。
周志剛嘴唇顫抖不止,他仍說不出話,只微微點了一下頭。
緩緩的,女兒身不由己跪下了。
她低下頭掩面而泣。
父女倆就這么一個跪著哭著,一個背著竹簍一動不動地佇立著,老淚縱橫。
天晴了,出太陽了。久違的明媚陽光照耀著沙石地,附近傳來鳥兒歡悅的歌唱。
不知過了多久,周志剛終于能說話了:“你倒是幫我放下竹簍啊!”
原著寫道:周志剛去看女兒,根據放牛娃的指引走到了半山腰,也沒發現校園,只看到一個山洞,用石塊砌成了拱形,看上去仿佛也是一處三線工程。洞口外是一塊平地,有三個籃球場那么大,被竹子編的籬笆圍住。籬笆根下,種著美人蕉和三角梅,也都開得妖嬈。兩棵龍爪樹之間拉著曬衣繩,其上落著一只叫不出名的鳥。這里就是周蓉在貴州的落腳處,山洞學校。
然后從洞內走出一個身材窈窕的年輕女子,端一大鋁盆擰過的衣服,一頭烏黑的長發在頭頂盤成蓬松的發髻,用一截帶朵小紅花的樹枝隨便插住。上身穿件藍色的帆布工作服,挽著袖子,應該印有工區番號的左上方卻繡了只漂亮的蝴蝶;下穿一條洗得發白了的黃色單褲,褲腿也縫了兩大塊補丁,腳上穿的是一雙新草鞋。
原來,周蓉一直沒吃過什么苦,她作為“大三線”老工人的女兒,在貴州一直受到當地人們的優待。
看到周蓉住在這個神仙也會羨慕的世外桃源,我都有點嫉妒她了。雖然生活在一個不那么富裕的年代,作為一個工人的女兒,作為一個美貌的女孩,周蓉的命從來就不差。不僅是不差,簡直是太好了吧。
01 少女周蓉追愛走天涯:無怨無悔
在少女時期,周蓉是以“愛神”的面目出現的。
原著中這樣寫道:成了高中生的周蓉陡然間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像被暗中傳授了什么易容術似的,幾個月一個樣,一年多后變成了令人驚艷的美女。小學時的她并非多么漂亮的女孩,初中時也只能說是秀氣,而上了高中的她美得有些洋氣,有時甚至讓媽媽尷尬。
就這樣一位大美人,從上了初中二年級時就開始和比自己年長許多的北京人通信,一年后,她明白自己千真萬確愛上了他。
周蓉不僅人長得美,而且學習好,各項成績優秀,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而且還有文藝細胞,嗓子也好,學生時代參加過市里舉辦的音樂會……
周蓉從小愛讀書,家里藏了一箱子外國文學名著,像《悲慘世界》《紅與黑》《雙城記》……從小遍讀經典的美女+才女,身邊不缺追求者,但她誰也看不上,因為她的心已經被遠在北京的詩人馮化成給帶走了。為了遮人耳目,她選了同學蔡曉光作為擋箭牌。
周蓉對自己的評價是:我是上帝心血來潮的游戲之作——艾絲美拉達的沒心沒肺在我身上有點兒,卡門的任性在我身上也有點兒,瑪蒂爾德的叛逆在我身上還有點兒。我身上也有娜塔莎的純真、晴雯的剛烈、黛玉的孤芳自賞式的憂郁、寶釵的圓通……哎呀,一言難盡……
等到居委會大媽開始挨家挨戶動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她知道自己該走了。她知道,馮化成已經貶去了貴州勞動改造。周蓉從從容容地跟同學告別,收拾行李,然后她瀟灑地走了,遠去貴州,尋找自己的愛人,完成自己的愛情。
到了貴州,她并沒吃多少苦。相反卻得到了當地人的各種幫助。
當然,條件是艱苦的,這個也是當時中國的普遍現象。大家都是如此。但是對周蓉來說,她卻處處受到優待,知青辦安排她做了老師,孩子們喜歡她,家長們尊重她,然后她還找到了在此勞動的馮化成,并和他結為夫妻,還生下了兩人的愛情結晶——女兒玥玥。
在貴州山區周蓉和詩人的生活簡單和純粹,只有孩子和詩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核心位置。孩子代表希望,詩是精神的維生素。那時,詩就是詩,寫來純粹是詩,讀來也純粹是詩,沒有任何附加值。
在周蓉第一次的出走中,包含著少女時期的沖動與叛逆,“愛情至上”的周蓉沒有認真考慮自己為愛私奔的行為會給加入造成怎樣的傷害。
在她離家的幾年,周母都快哭瞎了。
每逢過年,弟弟周秉昆都會給母親讀周蓉寄給家里的信。在聽信的過程中,母親的眼淚一直流個不停。
父親在得知女兒離家出走后,也是非常氣憤,還遷怒小兒子,打了周秉昆一巴掌。可是后來,老父親也在思念中選擇了原諒。父親甚至節食縮食省出一些物資去探望遠在貴州山區的女兒。
大哥周秉義以及未過門的嫂子也都給周蓉寄錢,希望她的生活能夠不那么苦。就這樣,為愛走天涯的周蓉才能在貴州的山洞里勉強維生,堅持下去。
不能否認,周蓉很勇敢,敢于追求自己的愛情,為了這愛情不惜離家私奔。
周蓉很純粹,她所要的是不摻雜質的愛。一旦這愛里有了別的成分,她也能立刻抽身。
這樣的勇敢和純粹,是現實中很多女性是做不到的。也許大部分女性沒有周蓉的底氣吧,我們沒有父母給兜底養孩子,沒有一個做市委書記的大哥,也沒有一個任勞任怨幫自己帶孩子的弟弟和弟媳……說到底,周蓉的生活是優越的,她任性的背后,有那么多愛她的人!
也正因為有了這么多愛她,給她兜底的人,所以,大家對周蓉的愛情至上也并不是那么佩服的。
02 中年周蓉為尊嚴離婚:絕不將就
不過周蓉不僅僅是美女,她更是才女。
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后,才女周蓉毫無懸念地考上了北大的中文系。丈夫馮化成也恢復待遇返回了北京。這樣夫妻倆終于可以平安喜樂地生活在一起了。
馮化成分了房子。生活本來可以過得平平靜靜、舒舒服服的。等到周蓉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夫妻倆去A市把女兒接回身邊,然后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這種可以期待的幸福很快被馮化成破壞了。
返城后,他已經47歲,總覺得青春不再,也總覺得時代欠了自己,所以,他要往回撈。
他急功近利,他沽名釣譽,他追求浮名走火入魔,他還添了招蜂引蝶、拈花惹草的新毛病。
而周蓉是那種眼里揉不進沙子的人,真像有些人說的,她冰雪聰明,仿佛天生就擁有“讀心術”的本領。
十多年來,她和丈夫詩人馮化成之間從未發生過什么齟齬,過的是一種與名利完全絕緣的日子他們的生活詞典中無非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
如今返城了,生活本該好起來。
可惜的是,馮化成才氣有限,野心卻大。眼看著自己作為詩人的黃金年華馬上就要過去了,他的身體開始蠢蠢欲動。他利用自己的名氣,利用熱愛詩歌的女讀者的熱情,在自己的青春行將過去的悲劇感中,他不顧一切地抓住別人的青春,和女讀者談論詩歌,最后的結果總是談到床上去。
這種情況被周蓉抓到過幾次,開始,她選擇原諒。
但是出軌是有慣性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也就有后來的無數次,最后,周蓉把離婚協議摔到了馮化成的臉上。
兩人好合好散,離婚了結。周蓉撫養玥玥,不用馮化成出一分錢的撫養費,但是可以隨時看視女兒。
不否認,在和馮化成分開后,她也是十分痛苦的。在往北大走的路上,她緊緊抱住了一棵老槐樹,只有那棵老槐樹聽到了她的哭聲。
但是,周蓉是誰呀?
周蓉是那個自帶光環的女人,是幸運的寵兒,第一次愛錯了,還有第二次機會找到真愛,即使已做了母親。
離婚后的周蓉回到了家鄉,在本市的一所以省名命名的綜合大學里找到了工作,并且趕上好時機很快評上了副教授,分到了住房。
三十八歲的周蓉雖說已沒有當年的美貌,但是風韻猶存,而且身材仍然很苗條。
回到家鄉的周蓉很自然就和蔡曉光在一起了,一是為了報恩,二是發現蔡曉光確實是個值得愛的男人。
大家也都想想吧,要是我們是周蓉,身邊有這樣一位等了自己18年的男人,我們會怎么樣?
所以,我認為周蓉選擇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是最佳的。
再說了,蔡曉光這么多年一直未婚,干干凈凈等著她呢。小說里有這樣一段,蔡曉光和周蓉在周家老屋的廚房里偷偷接吻,被玥玥看到了,玥玥很受傷。因為這時的玥玥還不知自家父母離婚的事兒。
所以,接下來,蔡曉光和周蓉狼狽地離開了。
蔡曉光很受傷。兩人來到了周蓉在大學的宿舍。周蓉提議說:你相信一番美好的做愛可以減輕心理方面的疼痛嗎?
周蓉的宿舍里是一張吊鋪,然后她先爬上去了。一件深紅色高領毛衣緊緊包裹著上身,她居高臨下朝他微笑。然而,接下來發生了很遺憾的事——蔡曉光上小梯子時不慎一腳踩空,哎喲一聲倒在地上,扭傷了腳踝。不算非常嚴重,卻是上不了吊鋪了。這也太不是時候了! 然后周蓉送蔡曉光上醫院去了……
兩人很快結婚了。
這時候的周蓉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幸福得冒泡。試想現實中有幾個女人會有這樣的機會,會擁有這樣美滿的第二次婚姻?!
03 母親周蓉為女兒去法國:可憐天下父母心
周蓉和蔡曉光結婚以后,生活依舊瀟灑,因為女兒玥玥被大嫂邀請去了他們家居住,被培養成了小公主。弟弟周秉昆的大兒子楠楠也長大了,很帥,像某個男明星。
就像任何懷春的少年和少女一樣,玥玥和周楠談起了戀愛。
恰逢駱士賓回來搶楠楠,作為玥玥小舅的周秉昆大為光火,他不能想象駱士賓的兒子以后會娶自己姐姐的女兒,所以,在自己工作的酒樓打了外甥女玥玥一巴掌。
周蓉后來過來找周秉昆,又還了弟弟一巴掌。說自己會處理好玥玥和楠楠的時期。
周蓉處理的結果就是事情更加復雜了。玥玥一氣之下去了北京找生父馮化成,滿身悲劇感的馮化成非常無厘頭地帶著玥玥以“政治避難”的身份去了法國。
為了女兒的人生不被馮化成毀掉,周蓉二話不說卷起袖子追去了法國。簽證一再延期,這一延期就是12年。
為了女兒,周蓉爆發了一個母親最大的能量,她辭去了國內的工作,遠赴法國尋找女兒。找到女兒之后,又陪伴女兒在國外求學,從此開始了長達12年的異國生活。她做過各種工作,不僅學會了法語,而且到了精通的程度,做了導游,同時在生活和學習中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拿出了一個母親最大的擔當。最終女兒順利拿到碩士學位,而且長成了一個高知女孩。
周蓉也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成長蛻變,這個時候的她一定深刻理解了自己少女時期的任性和叛逆曾給家人帶來怎樣的傷心與難過。
正是有了這些人生的波折和歷練,最后從法國歸來的周蓉氣質淡定從容,也才對家人有了更多的關愛,對等了自己30年的蔡曉光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納。
縱觀周蓉的三次離家出走,從少女時期的叛逆和意氣用事,到成年后勇敢追求自由與尊嚴,最后到身為母親心甘情愿的付出,在這一次次的出走中,周蓉不斷淘洗著生活中的雜質,最終沉淀出洗練而通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