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中的文藝女青年周蓉,在那個年代應該是個另類。
她對愛情的追求已經成為執念,成為精神生活匱乏時代的一種信仰。
周蓉為了這一場執著的愛情,真正做到了奮不顧身。
她欺瞞了親人、丟下了女兒,成為不孝順的女兒、不負責任的母親,換來了什么結果呢?
周蓉是家中老二,唯一的女孩,父母的掌上明珠。
她貌美如花,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她本來應該有美好的前途的。
可是,她仰慕一位詩人,從初二就和他通信,將他的詩歌奉為人生圭臬。
家中本來說好的,由老大周秉義、老三周秉昆上山下鄉,留下女孩周蓉。
詩人馮化成大周蓉20歲,周蓉初二時開始和他通信,為他的才華而著迷,視他為精神導師。
后來周蓉去北京看他,他已經被打成走資派,下放去了貴州,
周蓉立刻遠赴遙遠的貴州,奮不顧身地追隨她的愛情了。
周蓉偷偷摸摸上了火車后,才讓備胎蔡曉光告訴母親。
哪管身后母親的擔心和眼淚,父親的生氣和無奈。
周蓉陪著馮化成在貴州住山洞、吃糠咽菜,過著清貧的生活。
父親周志剛不放心,從四川千里迢迢來看她,都不忍心責備閨女的欺騙和不孝。
但是看到馮化成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的模樣,周蓉又有了身孕,決定陪他們在貴州過年。
馮化成感動得跪在周志剛面前,讓周志剛打他。
并發誓說,周蓉是他的全部,將來平反了,一定會報答周家的大恩大德;
今生如果沒機會,下輩子做牛做馬也要來還這份人情。
馮化成有著詩人的浪漫,比如不顧危險去懸崖的采花;比如在火車站前朗誦,搞出了zhengzhi事件……
這些賦予激情又浪漫的舉動,確實也讓周蓉覺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很富足。
但同時也帶來了危險,自己入了監獄,連累周秉昆也被拘留。
周母因為周蓉和馮化成的事急火攻心,昏迷不醒,馮化成陪著周蓉在床前下跪認錯,然后就回賓館了。
周蓉這時為了她的愛情信仰,又一次戀愛腦上頭,又做了一件自私薄情的事。
為了和馮化成在一起,也為了救他,留在北京,將女兒丟在娘家,不聞不問。
由自己的媽媽、弟弟、弟媳撫養,后來又由哥哥、嫂子接手照顧、教育。
后來,馮化成當上了北京某區文化館館長,恢復了職務,分到了房子。
周蓉也考上了北京大學,她甚至干脆留在北京,和馮化成生活在一起。
不回家鄉,留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沒盡過一天孝心。
當年還是在貴州當知青的時候,父親來看她,問起她和馮化成的婚姻時,
周蓉曾說過,第一,我是絕對不會和馮化成離婚的;
第二,如果因為他,連累了咱家什么,我可以斷絕家庭關系;
你們就當我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沒爸沒媽、沒哥沒弟。她為了自己的愛情信仰,一次次原諒了馮化成。
這樣決絕的愛情誓言,是否感動了上天、也感動了馮化成?
但是,周蓉最終還是被現實打敗了,被馮化成的無恥行徑破防了。
當年馮化成隱瞞了自己已婚的事實,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少女周蓉熾熱的情感。
當初跪在周父面前痛哭發誓的馮大詩人,平反后是怎樣報答周蓉和他一家的?
大詩人馮化成已經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詩歌,還酸溜溜地諷刺別人寫的詩。
于是,他便開始追名逐利、濫情放縱、忘恩負義,把曾和他同甘共苦的妻子周蓉置于腦后。
他覺得自己過去的下放貴州生活太苦、太虧了,現在都想要彌補回來。
曾經拋棄他的前妻想要回頭,和他頻頻見面,馮化成出軌前妻;
他前妻甚至寫信給周蓉,告訴她,自己和馮化成發生關系,甚至大罵周蓉。
那個年代的詩人,就像今天的大明星一樣受歡迎、被追捧,
馮化成平反后,被人到處請去演講、朗誦,在鮮花和掌聲中開始漂浮起來。
尤其是受到很多文藝女青年的崇拜,她甚至愿意為詩人和詩歌獻身,馮化成沉淪了。
周蓉的愛情信仰崩塌了,她曾經的愛情誓言都成了打臉的笑話。
在馮化成無數次出軌后、周蓉一次次原諒,他屢教不改、出軌成癮,她終究還是離婚。
周蓉為愛奔赴貧困窮苦的貴州,背離親人,甚至愿意為馮化成斷絕家庭關系。
可她的父母和女兒,都是由她當初為了愛情甘愿拋棄的手足兄弟在孝順、在照顧。
周蓉就算下輩子做牛做馬也還不了這份恩情。
如果現實中真有周蓉這樣的人,會不會在常常午夜夢回時,
回想起年少時,因為對愛情的信仰,自私任性、一意孤行,有無盡的悔恨?
回想起自己這一輩子,對父母不孝、對手足無情,而心懷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