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起跑線和玻璃心》有感

上周,我聽了吳軍老師的162封《硅谷來信·起跑線和玻璃心》后,回想到自己的一些經歷,感觸頗多。

在中國的家長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自家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各位爸爸媽媽可謂是煞費苦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在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經歷和金錢成本的同時,孩子們也苦不堪言。

但是,不論大家多努力,一個五十人班,永遠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更關鍵的是,即使你在起跑線上贏了,今后也未必贏,因為學習是一個長期的事,一輩子的事,是跑馬拉松,不是跑百米。

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同時,我突然想起一些我個人的經歷。


時間回到2016年我大一剛入學的時候,我代表學院去參加新生運動會中的3000米長跑。

那天,在起跑的時候,由于一些原因,我失誤了,第一個彎道下來,我是最后一名,最后一名誒!當時,在我前方還有二三十名運動員,他們都是由各個學院精心挑選取來的,其中臥虎藏龍,高手如云,他們的速度可能比我更快,耐力比我更好,經驗比我更豐富。那我這次比賽的命運是否就此宣判了呢?

我沒有灰心,我明白這是一個長跑,起跑線上的優勢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況且不到比賽結束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我的命運會如何!

于是我調整呼吸,掌握好節奏,充分利用我的經驗和耐力優勢,在同學和朋友的加油聲中,將對手一個個的超越。終于在最后100米的沖刺中,我用壓倒性的速度超越了前面的兩名運動員,為我們學院奪得了第一個冠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生其實就像是一次長跑,一次馬拉松,即便在起跑線上領先,那點優勢也未必能持續很久。但是在當下的社會中,由于過分的強調起跑線上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和老師不斷地告訴我們一朝落后,永遠會落后,其實不盡然。過分的強調起跑線上的重要性很容易會讓孩子養成一顆玻璃心,孩子們一遇到點不順利就怕的要死,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與其這樣,廣大的老師和家長不如把重點放在孩子能否能跑到終點上,去幫孩子鍛煉出一個永遠摔不壞的心臟,然后給他們一個平臺,讓他們自己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未來。

時間回到今天的我,沒錯,今天的我和清華北大的的同學相比,我確實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了,但我相信,只要我能不斷堅持跑下去,終有一天,我會追上他們的腳步,然后趕超他們,跑到屬于我們的終點!

文章來源:《硅谷來信·起跑線和玻璃心》

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朋友們也在第一時間懂得人生是場馬拉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