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序言部分,作者指出了關鍵對話與關鍵沖突之間的區(qū)別即是在于判定關鍵對話三要素之一的理念問題,關鍵沖突則是在乎于結果。
對于掌握關鍵沖突能力的人來說,開口之前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確保面對的是正確的問題,一是重建事件控制自身的情緒。
這兩個問題即是第一部分的兩個章節(jié)標題。第一章節(jié):明確選擇,關鍵沖突的目標和意義
在表達之前,需要深度的思考問題背后的問題,例如孩子外出久不歸,表象問題可能是孩子為什么還不回來,深度問題是孩子為什么不給父母提前告知晚點回來。因此,在思考現象背后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出選擇錯誤的問題,有兩個標志,1解決方案無法實現期望達到的目標2反復解決同一個問題。
那么我們該如何找到正確的問題呢?
作者給出了三個步驟:1整理思路,梳理問題,2在梳理問題中,確定最為困擾的問題,3對問題進行言簡易賅地描述,提煉成一句話。
之后作者給出了有助于我們選擇正確問題的實用工具
·CPR思維法——關注內容、模式和關系。
·通過分析結果和目的尋找所有可能的細節(jié)問題
·詢問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這種需求必須顧及自我,對方和你們之間的關系,以此確定最重要的問題。
基于認識出了正確的問題之后,我們需要判斷是否需要采取行動,有兩個規(guī)則:明顯違反承諾,當違反承諾問題不清楚。
第二章梳理頭緒,如何在沖突前保持理智
由于在問題的出現,我們更偏重于以對方的性格品質個性而不是情緒壓力來分析問題,因為我們更容易看到他們的外部行為本身,而不是隱藏在這些行為之后的影響因素。
對于違反期望和違背承諾的行為保持沉默,這種沉默經常會出現三種不良后果:默許對方的行為、他人會認為你在偏袒、用對方重復的犯錯以證明自己的主觀臆斷準確無誤。
同時對這些行為也有暴力手段,這種暴力手段會產生巨大的危害,除了顯示自身的虛偽、愚蠢之外,也會讓自身陷入到眾矢之地。那么該如何避免主觀性的臆斷呢?別無他法,回到事實的真相當中去,這里提出了六種影響力的分析方法。橫軸:動機與能力縱軸:自我、他人、外部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