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從遇見你,我不長不短的一生里只有你。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聞到了你身上的汗味,在你初次看到那個女孩兒時。
圖片發自簡書App
“伊森,我是貝利.貝利.貝利……貝利!”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條狗的使命》這大概是我近期看過的最溫暖催淚的電影了。倘若你問我催淚的程度,最直接的回答大概就是,讓我這個淚點不高不低的主流觀眾在狗狗的每一生的結束都潸然淚下。
影片為四個獨立成章的故事,伊森代表的城鄉結合部中產家庭的故事;中年喪妻的孤獨的警察的故事;一個內向的黑人妹子的愛情故事;一對簡單帶過的底層戀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他的無奈、孤獨、矛盾與幸福,而且全都是最日常的細節。只不過這次用了狗狗的視角進行觀察,把這些我們早已司空見慣以致忽略掉的生活日常、與生俱來的情感需求用最白描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特殊的視角,給了我們更多的感動。我們的十年,就是狗狗的一生。其實我很羨慕那種家里可以養狗的,因為我家自從我小時候那個京巴狗養丟了之后,就再也沒有好好的養過狗。而我直到現在,八九年過去了,我仍然記得那只狗的樣子,仍然記得它在我家時候的事情,更不會忘記它走丟的那天,我哭的是有多傷心。
雖然我不是當年的金毛,但是我永遠是你的貝利,你也永遠是我的伊森。而對于那個陪我看完整場電影,在我因為狗狗去世落淚的時候,握緊我的手,默默的遞給我面巾紙的男生,我想對他說:“雖然沒有參與你人生的前十九年,但是在十字開頭的最后一年遇見你,是我的幸運,未來不長不短的幾十年,請多多指教。”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更文只是想要發表一點個人觀影感觸,至于其他,惟愿養狗的人都好好愛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