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放在家庭中也同樣適用:“家里誰管錢?”——這個萬年爭議的話題為什么至今都為人熱議?因為?。杭彝ブ械腻X袋子歸誰管,如果處理的不好,這將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家庭生活質量會影響到夫妻幸福指數,低度的幸福指數容易造成小兩口感情破裂,小兩口感情一旦破裂,額……So,為了大伙兒的美滿生活,今天就從臨公子身邊的三個家庭小故事中,來找找誰來擔任家庭首席財務官(CFO)這一重大歷史性問題的解決辦法靈感吧。
一、兩人一起,互補管理
“誒?你微信和QQ都沒回復,不會又在國外了吧?”
“哈哈對??!我正在日本金澤度假呢!”
“你們這對CP又出去浪了……”
臨公子的一位朋友H小姐和她老公都屬于海歸,H小姐已在定居北京,老公則在新加坡工作。兩個人平時沒太多見面的機會,最大的樂趣就相約從自己城市飛往同一個地方旅游。
對于理財這點事兒呢,H小姐從婚前就沒太多概念,基本都是各自花各自的,反正剩的錢最終基本也是花在旅行機票上。婚后,H小姐實在不愿意折騰賬戶上那些數字,于是讓老公主導,自己也參與部分管理。比如:日常投資相關事務,老公會提出建議,然后H小姐參考并舉手表意;安排旅行時,H小姐幫忙訂機票酒店等,回頭再和老公核對旅行清單費用。各自有擅長的部分,取長補短,合二為一。
順便說一點,這種方式順利實施有個有利前提:夫妻財觀相近。
比如H小姐,小兩口日常都沒有很燒錢的喜好,生活方式較簡單,共同愛好就是每年各種攻略一起去國外旅行。也就是說,可以做到兩個人“錢往一處使”,不然一個說要買房買車,一個說要去非洲看大草原,理念不同自然容易沖突。另外在花錢方面,因為財觀相同所以對彼此的支出也很信賴,這樣便可以安心負責自己擅長的區域(比如老公擅長投資,老婆擅長日常支出打理),化零為整地一起打理好家庭小金庫了。
二、AA管理,經濟獨立
“我和我老公結婚這么久以來終于有共同的理財目標了——一起還車貸!”。
同事小Y結婚7年,一直以來都是夫妻各管各收入,大家經濟獨立。即便是有了小孩以后,小Y也是只負責自己賺的錢夠自己花就行了(每月支出基本在衣物鞋包上),家庭或小孩等大塊支出由老公負責。這么些年來小日子倒也過的妥妥的,并在公婆的贊助下購入了一套小公寓。
前一段時間小兩口買了一輛30+W的車,首付十來萬,后續部分則需要每月償還車貸,綜合考慮最終決定:按照每人各出一定比例的方式以供月貸,就這樣,在結婚后的第7年AA制夫妻終于有了一個需要共同努力以完成的財務目標——按期還貸。
AA管理的優點在于簡單方便,各自獨立,互不干涉,如果夫妻雙方原本就存在一些消費或理財上的觀念沖突,用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一些沖突。舉個栗子:有一方可能覺得賺的錢就必須用來享受生活,就是應該用來馬上花掉的,而另外一方則更愿意將錢攢起來,認為有備無患,這樣倘若以共同管理家庭財務的方式,就很容易在小事上產生爭執。
不過家庭AA制管理的也有明顯的劣勢:很難實現更大的家庭目標,比如買房、買車等(朋友小Y最終也是靠夫妻雙方之力一起買車)。畢竟一個人的財力有限,而且易造成重復性支出。另外在中國人眼中,分錢往往等于分離了生活,容易使雙方感情日趨冷漠,畢竟財務生活是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原本一家人還有不少關于“錢”的共同話題,AA制后在經濟上以及生活上的交集也會縮小不少。
三、家庭公共賬戶,一方管理,信息透明
一說到家庭公共賬戶,可能大家很容易想到這個例子:
一對夫妻去ATM取錢,妻子先輸入三位密碼然后轉身讓丈夫輸后三位。然而,輪到丈夫時,他先摁了倒退鍵,然后輸了六位密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誒誒誒,這不叫共同管錢哈,這叫相互套路好嘛……
使用建立家庭公共賬戶這種方式的真實案例呢,就是臨公子自己啦。大致的管錢方案是這樣的:
1、獨立開一張銀行卡,建議共同賬戶作為家庭基金。
2、每個月按照各自收入的某個比例放入共同賬號中。
3、由兩人中比較擅長理財的那個人(嗯,就是我?。┻M行資金配置、投資理財等財務管理。
4、另外一個人有不受限制的財政知情權,可隨時查看(不過話說我老公從來沒主動問過,都是我每隔一段時間大致和他說一聲)。
5、一些家庭共同支出,比如旅行啊買家電啊等大項消費,就從家庭共同基金取用。
6、其他的工資部分則各自管理,都算是自己的私房錢啦。
這樣既保證了家庭日常開銷,也讓彼此有了獨立的經濟,而且基本保留了原本二人的生活消費習慣。同時,將夫妻兩人的資金統一整合配置,發揮的作用會遠大于一個人(尤其是一個還不會理財的人)的金錢效益。在這種方式下,家庭財政的水平,取決于兩個人中理財能力較強那一方。從而使得家庭的資金池和財務管理水平都達到相對高的level,起到1+1>2的效果。
在使用家庭公共賬戶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小細節:比如,區分自己個人賬戶和家庭共同賬戶、一起商量資金配置方式、投資渠道及產品的信息透明化、定期溝通家庭賬戶情況等,這樣可加強彼此的信任感及責任感,不至于讓一方變成甩手掌柜。
“由誰管錢”的幾個小原則
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人一樣,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家庭理財方式的多元性。所謂“一招吃遍天下”的家庭管錢秘籍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這些方法中都有一些共性的原則:
1、充分溝通:
尤其是對管錢的方式和共同投資及支出,即便是家庭AA制,在一方遇到經濟上問題的時候也應多溝通了解。
2、減少因錢而引發的爭執:
誰管錢也好,誰理財也罷,最終都是為了小家庭的幸福生活,如果經常在小處錙銖必較,傷害彼此感情,那就得不償失了哦。
3、尊重對方,求同存異:
“共同點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異?!薄度嗣袢請蟆?965.3.23??瓤?,這句話同樣非常適用家庭財務生活中。
最后的一些話
在很多人眼中,誰管錢誰就掌握了理財大權,意味著一家之主的主權地位,以及某種安全感。但是很多時候,管錢的人最終做的事情只是個記流水賬的出納啊,離管理賬務、投資理財還有八條大街的距離呢。
家庭CFO不僅僅只是“管”住對方及自己的錢,更重要的則是清楚家庭資產、收支情況,確保財務健康,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適合的理財方式,以保障家庭的資產保值和增值。我們關注的焦點不應只是“誰來管錢”,更重要的則是“如何管好錢”。至于家庭資產如何配置,后續有空我也會做個詳細整理的。好啦,祝大家都能做個(或遇到)好的家庭CFO吧!哈哈~
碼字辛苦,都看到這了,點個小愛心再走唄!^^
臨公子的一些理財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