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水平大致相當于中小學生電影觀后感,只為表達我的思考與感動。
電影是昨天凌晨看的,我覺得在孤獨的時候,靜靜地去看這部電影是一種略帶心痛的享受。我深深地為故事中人物的命運與性格所吸引,我熱切盼望命運能給男女主人公帶來本應屬于他們的、遲到的奇跡——一個源于愛,偉大而又滿足人性的奇跡。
故事有著曲折的情節,而這情節的變化又吻合于人物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因此主導主人公愛情曲折經歷的不是命運,而正是他們自身獨特而又深刻的人物性格。陳可辛用這部電影闡述了愛、性格和命運三者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這種關系正是人們長久關注的,時刻存在并影響自己生活的根本關系。因此,在電影故事的催發下,我總是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愛的往事,反省自己的性格,慨嘆自己的命運是非。
回到電影本身。也許是特有的敏感,電影一開頭黎小軍在睡醒下車時,有一個同一輛火車、頭靠頭的背影,下車后卻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此時,我就知道那是李翹。命運的安排,相距近在咫尺,相遇卻遠在天涯。這也成為整個電影中,尤其是后半段主人公彼此尋找的一個起點。
在香港生活的開始,兩個人基本是相同的,雖然他們性格迥異。李的理想是掙大錢過”真正香港人”的生活,辛勤有加卻愛慕虛榮。黎是辛勤耕耘但老實厚道,樂觀上進。兩個人的相遇沒什么特別,初步發展也符合他們的性格——黎珍惜朋友不計辛勞得失,李翹于算計忙于拼斗。年夜飯的變故有些突然卻又符合命運安排的環境。“兩個孤獨人稀里糊涂的吃了頓團圓飯”,他們開始了朋友加情人的關系。黎從最初的不忠自責到不能自拔,李也樂于拼搏理想的時候有個人排解孤獨。
然而隨著理想遠去的失落,他們在愛與命運之間陷入了矛盾。決定命運走向的,還是他們的性格。李失落壓抑但仍心懷希望,黎第一次說出了“再見”。然而愛的相距和相遇又不得不受命運的左右,黎婚后兩人的表現似乎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過二人的性格讓他們徘徊在相遇的路口卻不得越過。當黎第二次說出“再見”時,他們共同的偶像喚醒了他們,命運的車鳴聲驚醒了他們,他們對于命運的順從在愛面前都失敗了。
決定共赴前程之后,兩人的性格又一次左右了他們愛的命運。李處于母性本能的保護,使她和并非心愛之人的豹哥四處飄潑,而黎終究愧疚地離開了青梅竹馬的妻子。此時姑媽對于一個只有一面之“愛”的外國明星整整一生的愛也鼓舞了黎,他要共赴前程,哪怕是同姑媽一樣只有等待一生的前程。這是愛和性格一起決定的命運。是逃避抑或是長久的期待,他們的愛又經受了命運的左右。
豹哥在馬上要安頓下來的時刻又一次把孤獨留給了李。這種命運的坎坷,愛的孤獨讓她在希望的瞬間發瘋似的去跑,去追,去抗爭,去無奈。而這時的黎又何嘗不是充滿命運的無奈與愛的孤獨呢?!此時此刻,他們的性格如此相同。又一次,命運讓他們相距僅在咫尺,卻讓他們相遇遠在天涯。這不僅僅是他們的命運,這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所有真愛的命運。這也是影片的高潮和深遠意義所在。當你站在路口向前苦苦的追尋,孤獨地無奈,而命運卻讓你的愛無情地擦肩后相向而去。 此時作為一個觀影人,我也在感慨:我的心,我的愛,我的命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偶像用生命的逝去換來了他們的相遇,那一刻他們是笑著的,卻帶著愛的辛酸與命運的無奈,他們的性格在愛和命運面前已經融為一體。
黎-李,離-離。
這樣的愛讓我們思考,思考愛、性格和命運之間的千絲萬縷;這樣的愛讓我們感動,感動于我們每個人曾經失去或來之不易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