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
農業革命以來,大多數人類社會都屬于重男輕女的父權社會。不論這些社會對男女的定義如何,男人總比較優越。至于真實的原因,其實一直都沒有一個能站住腳。比方“肌肉理論”,實際上體力和社會權力沒有直接聯系,反而,肌肉的力量和社會的權力很多時候成反比,比如黑道組織里的老大常常不是最強壯的。
流氓理論則認為男性占有主導地位靠的不是力氣,而是好侵略的個性。即使女人也有仇恨、欺凌和貪婪的想法,但流氓理論認為男人更愿意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
然而戰爭不是單純的打架,需要非常復雜的組織合作手段,常常能攘內安外并看穿他人思維的將領。一般來說,女人更八面玲瓏。更懂得如何安撫他人,如果這些刻板印象有部分是現實,那么女人不應該是絕佳的政治家或領袖嗎?
而至于“父權基因理論”則認為女人由于生育過程中需要幫助,為了把男人留在身邊,只好同意男人提出的種種條件。于是傳到后世的女性基因也就是那些最順從最愿意接受他人照顧的人。
然而,有許多動物上雖然也有依賴他人的雌性,但卻發展出了母系社會。正是雌性需要幫助,所以它們更需要發展社交技巧,于是建構起一個合作的母系網絡。
最后一個駁論來自當今,1913年美國有一批婦女站出來為婦女要求投票權被視為荒唐,2013年美國最高法院竟有五位大法官(三女一男)投票贊成讓同性婚姻合法化。
所以現在我們幾乎可以說,父權制度其實沒有生物學基礎,而是基于毫無根據的概念。而如何解釋它如此普遍并難以撼動,還待繼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