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本書是富蘭克林晚年時寫的,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世人關于成功與奮斗的真知灼見,善與美的真諦。
2、在本書的序寫出了富蘭克林的人生中眾多角色:作家、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發明家、外交家。
哇,我們必須讀的一本書啊。
3、富蘭克林以極其平和、謙遜、感恩的口吻對自己的后代講訴,只希望能被后人借鑒和值得仿效。
4、即使是富蘭克林,仍然希望如果有機會重活一遍,就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當然,這樣的人生他也滿足于重活一遍的渴望。
5、富蘭克林的父母養育了13個孩子,他是最小的兒子。父母聰慧,母親賢德,信仰上帝,勤勞自勉,善于培養孩子,日子過得舒服。
6、富蘭克林自幼聰明,學習出類拔萃,手藝也學的好,喜歡看書。童年讀了很多書,雖然,適合的讀物不多,但仍然有受益良多的書籍。
7、12歲后在哥哥的印刷廠工作,并結識了朋友,可以借到喜歡的書來瘋狂閱讀。還嘗試過詩歌創作,最終,這個方面的發展在父親打擊下,慢慢停止了。
8、富蘭克林開始學習寫作,他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看完原文后,把每一句的要旨寫出來,之后幾天,憑借對要旨的記憶,再用自己的語言還原,找出差距和問題,逐一解決。
9、在偶然讀到的一本推薦素食的書后,富蘭克林開始實踐。不僅節省了膳食費,還節約了很多時間,用來看書學習,進步很快。
10、富蘭克林一直為他的數學感到慚愧,曾經有過不及格的經歷。
他喜歡航海的書,也從里面學到過幾何知識,還作過關于航海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