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互聯網大會嚇得羅振宇冷汗直流的收獲分享?比特幣還能漲20倍?誰預見了吃雞游戲?

2017/11/05,得到例會

羅振宇說:

最近我從烏鎮回來,烏鎮最有意思的不是大會上,而是大會下。在走廊里,在賓館的客廳里,在各種各樣的飯館里,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田溯寧

這次我是非常密集地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局,見了很多人。有些東西感受特別零碎,或者是特別專業,我接不跟大家多聊了。比如說我見到了田溯寧先生,跟他一起吃了個午飯,他就跟我整體暢想了一下所謂的5G時代會帶來什么樣的革命性顛覆。

要知道田溯寧可不是一般人,不僅僅是中國互聯網的創始那一代人,而且他是一個很重要的通信專家。他在告訴我,下一代5G不是3G和4G之間僅僅是通信量的區別,而是一個質的區別,他跟我講了很多,有機會我會在節目里跟大家介紹。


張泉靈/龔宇/曾鳴

再比如說我跟張泉靈聊了一下,對于女性消費,她有一些極其牛的洞察。我跟愛奇藝的龔宇也交流了。還有湖畔大學的教育長曾鳴先生,聊了一些他對當前商業的洞察。很有意思,比如說現在的比特幣已經漲到一萬美金了,我問曾教授,還能漲多少,他的回答讓我極其震驚,他說大概五年內還有20倍吧。

這不算介紹大家買比特幣,投資有風險,強烈提示。

這只是一個觀點,因為曾教授覺得他們在幾年前遇見移動互聯網是一大輪機會,但是現在看來不是,為什么不是呢?因為如果是一大輪機會的話,一定會出現一大輪新的巨頭,但是很可惜,并沒有。所以,這就說明產業機會仍然掌握在原來掌控資源的巨頭手里,所以移動互聯網并不是,所以現在所有的巨頭都特別焦慮。因為按照大家正常的時間感,下一輪技術革命分分鐘就要爆發,他在未來三年。必然會誕生下一個巨頭的機會,到底是啥?所有人到現在都沒有看見,所以很著急。所以,馬云說那個話,說一天掙個一二十個億很焦慮,這話你看怎么理解,反正我覺得我要是他,我也很焦慮。


應書嶺——吃雞游戲

當然了,我們沒有做到他那樣。好吧!這次給我沖擊最大的一次談話是我跟游戲界的一個大佬,叫應書嶺,他是我湖畔大學的同學,我們幾次交流。

大家知道游戲界正在興起一個游戲叫吃雞,吃雞游戲最近火得不得了,蘋果的排行榜上都是。應書嶺說去年我們就已經預見到下一代游戲是吃雞,包括他在內,包括騰訊都在預言這個產品,組織了上千人在研發。但是萬萬沒有到,11月,小米游戲這支團隊被業界普遍認為已經快掛掉了,突然搶先發布了這款游戲,然后一周之內就登上了蘋果排行榜第一名。

這是什么概念呢?每天免費涌進來的用戶40萬。英雄互娛和騰訊還沒反應過來,兩天后網易發了一款吃雞游戲,而且一發就是兩款,同一類型的游戲。不到一個星期,騰訊就把自己壓箱底的吃雞游戲拿出來了,應書嶺就趕緊拿出來發布。所以短短一個月之內,戰場一下子風云變色,馬上變紅,吃雞游戲同時煽風點火。

應書嶺跟我講,這個太可怕了,可怕在哪?過去我們所遵循的這個行業的所有規律,速度慢恐怕要完蛋了,跟隨者、偷襲的人,是游戲這個已經很快的戰場上從來沒有見過的事情,這就發生在2017年的11月份。

所以應書嶺跟我講了一句金句,他說所有人都在逾越規則,所有人都在離經叛道,當然這個金句還有下半段,就是要知道,我們這一撥人當年也是靠離經叛道,靠逾越規則起來的,但是新的一撥在離我們的經,叛我們的道。兩個老男人在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渾身直抖。腳下全是一片流沙,當然我覺得這個形容詞還不是很準確,我們腳下全是燒紅的烙鐵。你在上面是可以跑的,但是你不能站住,否則就會被燒紅,這就是2017年競爭的戰場。所以那天給我的刺激還是挺大的。

這里面有兩個問題供大家參考,第一個問題,不是大家的動作越來越快,你千萬別這么誤解,是大家破壞規矩的速度和幅度和深度超越你的想象。


這是哪款游戲?

還有一款游戲是這樣的,這款游戲我就不說人家的名字了,因為現在一個月,它從游戲上線到一個月掙到五千萬利潤,到預計12月份大概有兩個億的利潤,利潤,三個月時間。這款游戲幾乎簽下了國內,包括香港所有包括老去的,包括正當紅的所有男星的代言。

你知道它是怎么干的嗎?這個事情放到市場上不可能有人信,這個商務談判足夠一年,你把市場上所有男星的條款,簽合同再來執行,給你代言,是多大的一筆資本量,而且是多么復雜的商務動作難度。

但是這家游戲公司怎么干的呢?他先生產一個盜版,什么意思呢?同樣是這個游戲,同一天偷偷摸摸,可能都不用這家公司,另外注冊一個公司,就用這個游戲直接把所有一線男明星的頭像先上上去,我先在效果市場上湊,哪個明星今天下載率高,帶來的流量大,一旦發現,比如說香港古天樂,今天流量高,第二天就給古天樂經紀人打電話。現在我要請你代言,代言期沒有什么一年、五年,沒有那么長,就三個月。我不需要你來到現場支持我多少次活動,一切免談,我就用你一個圖片,給200萬。如果你愿意為我錄一段視頻,比如15秒,說我就在玩什么什么,加150萬,錄兩條再加150萬。

對于明星來說,又不需要搭錄影棚,就在網上扒一張照片。直接把這些男明星用割草的方式全簽了。

前一陣子我們在網上還發現了得到的盜版,直接用了我的頭像,當時我們覺得這是什么團隊,號稱是得到APP出品,就是這么一個盜版的。但是我們的人去看,又沒有,因為它是一個很大的產品,別的用戶給我們截屏來,當時我們還很奇怪,這是什么打法。現在我明白了,就是剛才我說的這個游戲的打法,我先不跟你講法律、規則、商務,我先用一個盜版團隊,把你的頭像盜版上,測流量,我知道你對我的用戶有效,第二天跟你談,不談拉倒,找第二個人。迅速收割一批。

你說這個東西我可以告他,他不怕,你告,一個男明星給他導流基本就一個月,一個月后我就下架了,你證據都找不到,而且你要走法律流程,對不起,猴年馬月也判不下來。

其實這個例子在迅速爆發的市場上大家已經看到很多,包括兩個游戲之間互相抄襲,你告吧,我如果做成了,賠你就是,而且沒準兩年后你已經被這種打法打得連律師費都付不出來了,你還告什么。

我不是教大家學壞,而是提醒同事在思考一個問題,大家在看到盜版、非法侵權,所有這些事情,你先把我要打擊盜版義憤填膺這個念頭放下。我們想一個事情,傳統社會保護版權的整套法律過程可能都在被互聯網迭代速度沖破,這是我們這代人真的不熟悉的玩法。游戲可能比較特殊,但是你放心,只要有人玩出來,下面它就會成為標準打法。

當然像我們這樣公司,也不敢這么干,但是我們得想想,這種速度感、這種對于規則的破壞,它是我們這一代創業者面對的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這是一個速度。


用戶的迭代速度可怕!

我再跟大家聊第二個速度,這玩意更可怕。當時聽得到冷汗直流,我就問應書嶺,我說你怎么判斷吃雞游戲是下一代游戲呢?今年最火的不是王者榮耀嗎?他說對啊,道理很簡單,原來的PC版游戲大概是5—10分鐘,你玩的時候能給你一個高潮,很嗨。但是到王者榮耀這一代游戲的時候,每到2—3分鐘就能讓你嗨一下,而吃雞游戲基本上每分鐘甚至每十秒鐘就讓你嗨一下。我們干游戲的人,我們不是按照游戲市場的品類,策略類游戲、養成類游戲,我們不這么分,我們夠看這個指標。哪個游戲通過后臺技術的進化,已經做到了用戶嗨起來的時間密度越高。它就一定是下一代游戲。

這個你看我不是干游戲的,我不懂這個。但是確實這在提醒我們什么?就是用戶的迭代速度超出了做互聯網產品的人的預期,這件事情太可怕了。

其實我們來看人這個物種,人這個物種和其他物種之間最大的區別,我們可以稱之為叫物種2.0。因為其他的物種在1.0的狀態下,它的進化必須是這代人死掉,然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然后靠下一代才能完成一輪演化。但是人不是的,人的演化是直接升級軟件,大腦的那個升級速度有天花板嗎?可能沒有?

所以很多這個時代的文化沖突其實就在這兒,有像有人批評得到用戶,你們碎片化學習,怎么怎么著。我們得到的用戶是知道的,在得到里面是碎片化學習嗎?可能我們拿到的體系性的知識比那些說碎片化學習不好的人更多,得到的用戶在知識學習的方法上已經完成了一種迭代,所以這個社會沖突往往是兩個物種之間沒法對話。

應書嶺跟我講了很多人講的場景,一個小學生看著電影做著作業聊著聊,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你是作死嗎?家長大耳貼子就上去了,你還用心做作業嗎?但是他父親說,我這小孩學霸,沒問題的,他就這樣接受信息,一邊看電影,下載著背景音,一邊做作業跟同學們聊天,甚至同時做幾門作業。就是這一代孩子。

我們這代人做作業恨不得關門落鎖,給我一個安靜的環境,我要歲月靜好,我要到詩和遠方去。我們的帶寬很差,現在的小孩同時涌進來的信息是驚人的。想一想我們這代人和上一代人也不一樣,當年我發短信的時候,我媽覺得也很神奇,我們接受信息的帶寬遠遠超過上一代人。這種2.0軟件的進化正在以什么樣的速度奔向什么樣的遠方,我們不知道。

快刀在做我們的音頻產品,我們現在最快是三倍速,正常聽人話,一倍速可以了,有人追逐效率,調到1.2。有人調到1.5,比如我現在適應的就是1.5。有人說不過癮,要2倍速,有人要3倍速,不信你打開3倍速聽聽,你要能聽得清楚,兄弟我佩服。對我來說,3倍速度就噪音,已經分辨不出信息了。

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得到有一個用戶,他也做了很火的一個產品,叫百詞斬。歐陽丹聽其他產品,用的是5倍速,各位你們找到什么APP可以試試看,完全聽不清,一片混沌。

但是我自己是知道的,我從1倍速到1.2、1.5倍速度有一個適應期聽一天下來基本差不多。但是發生了一個特別可怕的事情,就是退不會去,我適應了1.2倍速度,聽不了1倍速,太慢了。我估計很多用戶也有這樣一個感受,說明什么?說明用戶的進化速度和進化的上升空間是我們很難想象的。

所以得到這個產品,我跟我們的所有產品做內容的同事,必須提醒你們一句,我們的起家心法到現在也沒有變,就是以更高的效率,以更便宜的價格,讓用戶得到更多更好的知識。這一點不會變。

但是我們的時間感和速度感是不是在演化,跟著我們的用戶在演化,這是我們必須今天追問自己的問題。原來有一個互聯網教育產品,大家應該知道,慕課,就是把老師在大學講堂上原聲的講課錄下來,上線。我們知道那個產品不堪一擊,速度感到太差,老師40分鐘其實沒講什么東西,得到就是反復品控制,信息越來越高,幾乎沒有一句廢話交代。這是我們珍惜用戶時間的心法。

但是當時間演化到2017年年底,我們自己是不是在速度感上已經停頓了?停頓不要緊,不是說你的產品不好了,而是我們的用戶是不是他們的時間感、速度感在迭代,這個太可怕。我們很容易忘記用戶本身的升起,如果他的信息耐受力已經在提升,萬一有人再提供其他產品呢?不信你打開得到的產品,再聽聽谷阿莫說電影,你看看那個信息密度和得到的密度。

我不是說我們馬上就要提高信息密度,我只是說這是一個我在這次去烏鎮前沒有想象過的也沒有意識到的一個競爭變量。上周馬想的運營團隊做了一個很好的東西,課程表,把得到一周上線內容提前給大家,讓大家有確定性,有更濃縮的視角知道下周得到會上什么樣的內容。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跟住我們用戶時間感的一個很好的方法,這些方法你都別逼著刀哥馬上出產品,先用運營的方式跑起來,可能非常有效。

總而言之,創業就是這樣,不要以為我們發一個宏愿,我們做正確的事,我們揪住的方向不能偏,就是對的,這個時代沒有給我們喘息之機。連馬化騰都在天天玩吃雞,騰訊的老大會通過總辦會的方式全部拉進去,盯住一線產品,接入競爭。

應書嶺告訴我說,網易的兩款產品,據他對游戲業的了解,它的速度、體量、迭代的速度感,他判斷一定是丁磊本人掛帥,盯著游戲團隊。而且你知道,他們的游戲團隊多少人嗎?幾千人做一個游戲,一定是老大掛帥才有可能有這樣迭代的速度。

所以,商業競爭現在是在白熱化,說到底不是你比你競爭對手要跑得快,說到底是我們的速度要趕得上我們用戶進化的速度。

本來這一段我想整理整理也放在我今年的跨年演講內容上,我本來今天晚上舍不得說的,脫不花說什么舍不得說,看你直播的了不起兩萬多人,跨年演講是面對幾百萬人說的,你提前劇透一下有什么了不起。反正我覺得我們的時間感和速度感也在迭代,不要有什么東西還憋著寶,一個月以后跨年演講見,不行,有感受一定要跟同事、跟用戶講。時間真的是等不起,所以,我那天在烏鎮聽到應書嶺跟我講完之后,我也在反省,我說我腦子里還有很多計劃,有的排在明年3月,有的排在明年5月。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強盜的時代,今天想到應該今天晚上就干,明天就上線,等什么明年3月。

好吧,這就是我這次在烏鎮開會回來的感受。好了,這個月對我來說非常折磨,自己的日常工作,公司的迭代,產品的升級,不斷地跟老師要聊天,每天早上還有60秒,每天還有10分鐘的羅輯思維節目,而且我還要寫跨年演講的稿件,所有后面的千軍萬馬都在等我跨年的演講稿。好,我要回去干活了。今天的例會就到此結束,下周見,謝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