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美卡隨想錄》
木心 ?著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木心 ?一九二七年生,原籍中國浙江。畢業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一九八二年定居紐約。
內容摘抄:
論事毋涉私心意氣謂之謙,命世不計個人得失為之狂。
不謙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謙的人,真不知其在謙什么。
莎士比亞嗎,他全無所謂,隨隨便便就得了第一名,幸虧藝術上是沒有第一名的。
本該是“想象力”最自由,“現實主義”起來之后,想象力死了似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又使想象力復活———我們孤寂了何止百年。
希臘神話是一大筆美麗得發昏的糊涂賬,這樣糊涂這樣發昏才這樣美麗。
我去德國考察空氣中的音樂成分,結果德國沒有空氣,只有音樂。
還未分別 ?已在心里寫信
乏味 ?是最后一種味
懷疑主義者其實都是有信仰的人……噓,別嚷嚷
這是個代替品的時代,愛情的代替品、友誼的代替品、現成真理、商標微笑、封面女郎男郎、頭號標題新聞、真空藝術、防腐劑永恒、犯罪指南……
必不可少的空氣調節器,失掉了季節感,季候風。“山高月小”是指摩天樓頂上的一塊亮斑,“水落石出”無非是因為街角噴泉出了故障。現代沒有英雄神話,只有許多冠軍,第一獎獲得者,啤酒泡沫般的暢銷書。
后記:有一項懇切的告誡:當某個環境顯得與你相似時,便不再對你有益。
在一個擁有好天氣的冬日上午完成了《瓊美卡隨想錄》的閱讀。果然作家的隨想便是我從來也不會想的呀。
讀第一輯:都是一些兩三百字的短篇,大都是只知道木心說得對,卻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他所想的事對我來說太“高大上”了,但其實別人看來不過也只是文學而已,唔,是我太粗鄙了。他隨時隨地會提到凱撒、宗教、英國文學、人文主義、蘇格拉底……他想談論什么,立刻就可以把想寫的各種文學大家信手拈來。我還在滿頭霧水時,他已經落筆離席了。
讀第二輯:于是我真真覺得人們總是被上帝選定的,有的人被上帝選來講故事,于是他便成了作家,有的人被上帝選來作聽眾,我們便成了聽故事的人。而木心,他一定是被上帝選來寫詩的。他實在太適合做詩人了。雖然可能受了他本來就是詩人的影響,我才說出這番話(但他的詩我只讀過《從前慢》),正讀的不是詩集,而是隨想錄,(此隨想錄也是我讀木心的第一本書),卻透出不盡的詩意來。其中讀到了一句“還未分別 ?就已在心中寫信”,在此之前已在網上看到多次,原來出處在此。他在“嗻語”里用一兩句話來分別寫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學家,視覺獨特而且使人信服。“俳句”里的句子是最有詩意的,“風言”里的句子,有些我實在讀不懂,只是相信句子里蘊含著深意,我還不明白。
讀第三輯:也是短篇,隨想錄嘛,幾百字的段落,比第一輯好讀,但不甚喜歡,于是讀得也不仔細的。
還是讀木心的詩去啊~
豆瓣簡介:
在書中,讀者可以一如既往地體會木心行文“豐沛而嫻熟”的技巧,他“善用漢賦般的奇字”以及"在別人說不下去的地方說出別開生面"的話的特色。
豆瓣評價:
“有些刻毒,而且略有懷才不遇的失意感,失了他原本的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