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書寫敏感期
在孩子3歲半左右,父母也許會發現,孩子突然很喜歡拿著筆涂涂畫畫,甚至“假裝”在寫什么。當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時,那就說明他已經進入書寫敏感期了。研究表明,孩子的書寫敏感期在3.5~4.5歲之間,當然,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有的出現得更早或者更晚些,也有的沒有明顯的書寫敏感期的表現。孩子的書寫敏感期比其他敏感期出現得較遲一些,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運動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地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
書寫敏感期的具體表現孩子進入書寫敏感期,一般需要經歷用筆在紙上戳戳點點,來來回回畫不規則的直線,畫不規則的圓圈,書寫出規整的文字等幾個階段。最初,孩子可能經常會在紙上用蠟筆或水彩筆涂鴉、畫畫,如果爸爸媽媽教孩子學會寫數字后,他們可能就會天天在紙上涂畫著,一筆一筆都很認真。以前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孩子現在可以“安安靜靜”地坐下來,家里的紙張也扔得滿地都是。對于處在這個敏感期的孩子們來說,讓他們對寫字產生興趣,要遠遠比教給他們如何寫更重要。爸爸媽媽在平日里,別去給孩子制造一些條條框框,最好讓他盡情用筆寫字。有些字,可能是孩子想象出來的,你沒必要非得告訴他“這樣寫不對”、“筆順不對”等。只要他有興趣,你對他的要求就放寬些。正確應對書寫敏感期只要我們給孩子創造書寫的環境,他的書寫敏感期就會提前出現或者爆發得更為猛烈。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如果我們為他提供紙筆等材料,他也會拿著筆在紙上十分投入地戳戳點點。一旦孩子用筆成功地在紙張上留下印痕,他就會大受鼓舞,繼續這個創造性的活動。并且,那些不規則的小點或者歪歪扭扭的線條還會引發他無邊的想象力,激勵他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描述他“書寫”出來的這些奇跡。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書寫敏感期的出現,不代表孩子就可以書寫漢字了,因為,這僅僅是前書寫的開始。家長不要急著讓孩子寫漢字,因為此時孩子的小手肌肉發育還不完善,長時間的書寫,會讓孩子的小手過于疲勞,影響孩子小手的正常發育;而且此時與其說是寫字,不如說是畫字,因為孩子根本就不能理解漢字的結構和筆順。
根據調查,2~4周歲的兒童,90%處于涂鴉狀態;5周歲的兒童,95%能準確地臨摹畫畫,但卻有75%的兒童不能以正確的筆順、姿勢穩定地書寫簡單的漢字(如口、白);6周歲以上的兒童基本上能以正確的姿勢、筆順準確地書寫簡單的漢字。因此,寫字基本上是孩子入小學以后的事,不宜在幼兒期就提倡。很多家長教孩子寫字都是從寫阿拉伯數字開始的,此時一定要謹記,每一次書寫的數字不要多,以孩子能夠很輕松地完成為宜,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否則容易使他們討厭寫字。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書寫材料,也是激勵他更加充滿激情地去嘗試書寫的非常必要的一種方式。不同的材料能帶給孩子不同的體驗,同時也能更好地調動他的好奇心,讓他的書寫敏感期提前到來或者延續得時間更長。對于處于書寫敏感期的孩子來說,父母還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賞識。為他日后的一些閱讀和書寫習慣打下基礎。
讓孩子學會書寫
書寫前的準備3~4歲兒童書寫準備練習表?
讓孩子喜歡寫字
有的孩子不愛“寫字”,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字,一部分是因為生理發展未成熟,以致眼手不協調。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寫字”、“海灘作畫”的游戲,讓孩子在廣闊的沙地中,快樂地寫下他剛剛學會的“國”字。這可比在筆記本上,一筆一畫地勾勒要有成效!因為孩子多半不喜歡有框框來框住他們的寫字空間。除此之外,跟孩子說說“寓言故事”也挺管用,在故事中,你可以告訴孩子一些寫字能博取父母喜歡的情節,讓孩子有機會從中“頓悟”寫字的潛藏功能,絕對比強迫他就范有效多了。
從亂涂亂畫到正式書寫
認為應鼓勵孩子“涂字”,因為這是連接思想與紙張的重要步驟,同時又不會讓孩子受到復雜的技巧的“恐嚇”。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在“涂字”的同一張紙上畫一幅畫,將它掛在顯著的地方,例如臥室墻壁上,以顯示對孩子“涂字”的重視,增強孩子的信心。
學齡前孩子書寫的重要進展是臨摹自己的名字。對一些知覺和細微運動神經發育還不夠的孩子,學寫字還過于困難,一個聰明的父母是不會讓孩子對寫字產生任何不愉快的感覺的。
對于在家里開始學寫字的幼童,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拿鉛筆的姿勢不正確,這是較難校正的。如果你的孩子不能正確執筆,最好不要讓他開始學寫字。不正確的握筆姿勢是將來學習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會造成疲勞和書寫速度緩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讓他繼續使用蠟筆、粉筆、刷子、手指畫畫,或用棍子在沙坑中畫。不應要求不滿6歲的孩子開始抄寫句子。有意義的抄寫需要大腦成熟到可以結合兩個或三個感官(視、觸、移動,甚至加上聽力)之后。幼童們可以抄寫,但只是死記硬背。這種年齡的孩子不應坐在桌子旁進行正式的學習,要讓他們繁忙的小腦瓜盡情探索這個世界,不要去練習低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