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著重說明天才是訓練下的產物,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像身體一樣有著適應能力,作者也通過多個實驗案例證明這一點。那本篇將著重講解,想要提升大腦的適應能力,我們在提高什么?以及怎么去做?
第3章:心理表征
首先作者提出一個問題:大師比新手強在哪里?
作者通過盲棋大師這個實驗講述:一個大師與26個優秀棋手下棋,一場共26盤棋,大師不看每一個棋盤,通過主持人講說,告知大師每一盤棋的走勢,大師通過記憶和每個棋手下棋。最終的結果是勝17,負5,平4。那在心理學家研究過程中發現,大師身上有高度發展的心理過程,這個被認為是成為卓越人才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被叫做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在上面的實驗中,心理表征是:當象棋大師看到正在進行中的棋局時,馬上能感知到哪一方占優勢,棋局朝什么方向發展,以及下一步的招法是什么。那當對手在移動棋子的時候,大師可以迅速詳盡的研究可能的一串招法和對手的應對方式。既著眼于全局,又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具體招法上。
如果上面這個比方可以抽象,那我們可以拿一幅畫來舉例,當我說出:蒙娜麗莎,你看到這個詞的時候,你的心中一定有一個畫像浮現,蒙娜麗莎如何坐著,手勢,以及面目表情之類的。這個形象就是蒙娜麗莎在你心中的心理表征。
那知道了心理表征是什么,書中講述了大量心理表征的好處:
1.鑄就杰出表現
2.有助于找出規律
3.有助于解釋信息
4.有助于組織信息
5.有助于制定計劃
6.有助于高效學習
我認為最值得講述的一點是:如何運用心理表征?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看下杰出人才如何運用心理表征?
知名鋼琴作家瑞赫在練習《意大利協奏曲》的時候有這樣的表現:
1.看到這部作品,首先創造一個藝術形象,也就是說對瑞赫自己在彈奏這部作品時候聽起來應當是什么樣的聲音形成心理表征(創建心理表征)
2.思考如何彈奏這部作品,什么指法,不同的地方怎么彈,什么節奏(細化心理表征)
3.將所有要素整合,從全局和細節兩方面對自己的彈奏掌控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瑞赫在演奏前形成了對整部作品聽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印象,同時對細節形成了清晰的印象。
作者闡述心理表征這個觀點的方法是:首先要創建心理表征,比如你做出一個事情出來是什么樣的,要達到什么效果;其次通過實踐不斷的調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比如你游泳,在實踐過程中會逐步改進如何游得更好,更快,通過實踐去優化最初的心理表征而達到下一個狀態的心理表征。那么杰出的人士都是通過創建高質量的心理表征來獲取成就,特別是杰出人才都懂得用心理表征為自己做出反饋,以便知道哪里做的不好,怎樣達到更好的效果。
那知道了心理表征是所有杰出人才都需要經歷的心理過程,接下來就開始“刻意練習”了。
第4章:黃金標準
最開始作者提出一個觀點:最杰出的人才,練習時間最長
作者通過對小提琴演奏者、芭蕾舞演員的實驗得到這一結論,在小提琴演奏者實驗中,從事音樂教育的一組在18歲以前,訓練時間平均為3420小時,而優異小提琴演奏者平均練習時長為5301小時,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者平均練習時長為7410小時。實驗結果顯示,最杰出的人才是練習時間最長的。和小提琴演奏者一樣,確定一位芭蕾舞演員最終的技能水平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她專心投入練習的累積時間。
那對這些實驗對象研究,作者驚訝的發現,他們的訓練方法驚人的一致,遵循著相似的原則,作者將其命名為:刻意練習。也就是本書的題目。
書中這樣定義刻意練習:
在諸如音樂表演和體育運動這類領域,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大幅度提升,而隨著個人更大幅度的提高到更加復雜的技能和水平,教練和導師也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教這些技能。水平的提高,通常與教學方法的發展齊頭并進,如今,任何人想要在這些領域成為杰出人物,都需要導師的幫助,由于請得起全職導師的學生少之又少,所以,標準的模式是每周上一堂課或者幾堂課,在上課時,導師布置一些練習,希望學生在下次上課之前完整。這些活動通常是根據學生當前的能力設計的,目的是提高他們當前的技能水平。
作者定義這樣的活動為“刻意練習”。
那刻意練習和有目的的練習區分在哪?
1.首先刻意練習需要一個已經得到合理發展的行業領域,剛入行的人和杰出者有著很大的區分。如舞蹈家,小提琴家,體育運動員。那醫生,經理,教師等職業不算,但是這些職業也可以使用刻意練習的原則促進技能提升。
2.其次刻意練習需要一位導師,通過布置作業幫助學生提高上水平。
那么如何刻意練習呢,這也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首先來看下刻意練習的特點:
1.已經擁有一套可以提高技能的方法
2.發生在舒適區之外
3.良好的目標(可以理解為短期目標,通過達到階段性進步來激發學習者)
4.有意識的行動
5.包含反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既產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指導是否做得對,以及怎么糾正)
7.通過關注過去獲得技能的特定方面,針對性提高
在進行刻意練習前要最大限度的運用以上原則,其次還要有目的練習以下:
1.確定杰出人才
2.找出什么使他們變得杰出,方法是什么
3.根據方法訓練提升自己
4.有可能的話找到最佳導師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20世紀20~30年代,芬蘭運動員魯米在1500km~20km的跑步項目上拿下22項世界紀錄,幾年時間里,無論什么比賽,所向披靡。但是后來,有運動員意識到魯米開發了新的訓練方法,并且遵循這個方法訓練了為期1年,總是不斷的堅持。當這些方法被其他人所之后,整個領域的水平均提高了。
那一旦你辨別出杰出人物,那么辨別什么使他們其他人不同,這些差別就是造就他們卓越的竅門。如果發現這些方法管用,繼續做下去,你越是能夠調整自己的方法,模仿行業中杰出人物,那你的練習就越有效!
最后,了解了具體的步驟和方法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刻意練習呢?下篇我們繼續拆解這本書。
作者:草魚(個人公眾號:fenglei-21)
從事互聯網運營工作,熱愛跑步,跳舞
本篇為《刻意練習》的第二部分,歡迎你關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