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日時間記錄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啟動訓練的初期,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完成一日時間記錄(從早上叫起到晚上關燈睡覺),要做到客觀、按類別、盡量完整,至少持續記錄一周(要涵蓋上學日和周末)。
在入門訓練的初期,一日記錄由父母來完成。
記錄之后要對現狀作出分析和思考。孩子現在的睡眠是否充足?睡前的安排是什么,對于睡覺有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呢?學習效率在班里是什么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樣,放學后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反思的內容。
一日時間記錄幫助我們客觀準確地了解孩子的現狀,只有清楚地掌握孩子現在的水平,才有了做計劃和設定目標的基礎。
二、打卡表
當我們對孩子一天的時間安排有了可追蹤的數據之后,就可以應用第二類記錄工具打卡表了。
在易效能的系統里,打卡的類別很多,這里的打卡是指用筆勾畫,或者是填寫時間來確認行為的過程。打卡表上展示階段性的目標和訓練過程的記錄,可以針對特定事件的時間進行打卡,也可以針對具體的任務進行打卡,但是這個動作需要孩子自己來完成。借由每天打卡的動作,能夠讓孩子有機會回顧自己的表現。
打卡這個動作,初期容易忘記,需要固定時間作為訓練過程的第一習慣來首先培養。
如果是下達任務的方式要求孩子打卡,有可能面臨孩子不愿意打卡的情況。在易效能親子時間管理系統里面,我們倡導親子同學的理念,不是去管教,而是一起合作,通過互動式的陪伴,啟動親子同修互為支持的一種訓練方式,讓孩子能夠體會到來自父母的支持,會更加愿意投入到訓練的過程。
我們要循序漸進的去使用,比起工具,更加重要的是父母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