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華即凌霄花
苕之華,蕓其黃矣。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tiao,二聲)是一種蔓生植物,開黃花,又名凌霄。“蕓其黃也”是指苕花盛開時黃色深濃的樣子。維:是。
本詩借苕花起興,以樂景襯哀情,盛開的苕花正襯托出作者心中深重的憂傷?!靶闹畱n矣,維其傷矣”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苕花的葉子郁郁青青,而我如果知道是這個樣子,還不如就不出生。此句用語果決悲痛,世間疾苦、人生艱難,以至于讓人都不想出生,或者有輕生之念了。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牂羊墳首”:牂(zang,二聲),母綿羊。墳,大。母羊頭本來不大,因身軀太瘦,所以顯得頭很大。母羊頭很大身子很小,就表明這只羊終日挨餓,餓得很瘦。母羊吃不飽,自然是因為人都吃不飽。
“三星在罶(liu三聲)”:《詩集傳》云:“中無魚而水靜,但見三星之光而已。言饑饉之余,百物凋耗如此”三星:叄(shen一聲)星,也可泛指星光。罶,捕魚工具。水中只有星光,也就是沒有任何魚鱉,生意盡也。通過一羊一魚的例子,陸物水物的凋索皆可盡知。造語新奇又警辟可愕,令人不忍卒讀。
“人可以食,鮮可以飽!”人可以食,意思是人們即使可以得到食物。一說災年人吃人的現象。即使這樣,還是很少有人可以吃飽。饑饉之年,人性淪喪,以至于到了人肉相食的地步。人吃人的現象,在以往歷史中,并不少見,尤其充斥于饑饉與亂世之中?!拔镔|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人都吃不飽了,還有什么原則可言?
《苕之華》選自《詩經·小雅》?!对娦颉氛J為是“幽王之時,西戎東夷交侵中國,師旅并起,因之以饑饉。君子閔周室之將亡,傷己逢之,故作是詩也”后世研究者多認為是感嘆荒年饑饉,民不聊生的詩,或認為是奴隸主貴族悲嘆沒落的詩。
我認為,在描寫戰爭疾苦與饑饉困境方面,這首詩的“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一句,新奇精當,令人震撼。而“人可以食,鮮可以飽”卻讓人感受到森森的寒意與深重的悲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