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一個行動,收獲一個行為;種下一種胸行為,收獲一個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
1.每天鍛煉45分鐘
你不是什么稀世天才,也沒有什么天賦。要想做一件事情,你或多或少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如何保持自己狀態良好?你的身體整得健康,結實一點。
現在每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已經跟睡覺的時間差不多了,有的時候甚至更長。整個人已經坐到麻木了,這種亞健康狀態如果一直持續下去,你的身體會橫向發展。
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樓下小區散步或者慢跑。如果不喜歡,可以用keep,甚至練習瑜伽。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并且堅持下去。
2.每天看書1小時
看書這件事,不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是想做的事情。你想讀書,想多看書,那就多看一些;你不喜歡看,討厭看,也沒有說你什么。看書跟不看書唯一不同就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讀書人肚子里的墨水會多一些。而不讀書的人,除了工作需要掌握的技能,其他的沒了。
多讀書,不會讓你加薪,也不一定能過上好日子。但是,多讀書,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平的,是碎的。
手機上裝閱讀軟件或者kindle,甚至在包里放一本書,一有空閑時間就看看。
3.每天學一點英語
雖然你不在外企,但是這絕對不代表你可以荒廢英語,覺得自己不學英語也沒事。不把英語學好,是你這輩子最大的損失。你可以對其他語言不感興趣,不去學。但英語你必須學會,能說,能看,能寫。不學好英語,你真的損失好幾十個億啊。不會用英語對話,你去國外旅游注定坎坷,無法跟老外交流;看不懂英文,你就沒有機會讀原版英文書;不會寫英文,你就無法跟外國人進行郵件往來。
如果想要狠一點,利用付費網絡平臺,與老外一對一溝通;如果不想要花錢,那就用流利說或者英文配音這些app,從練習自己口語開始。
4.每天記一筆流水賬
自從有了網購,我想每個人心中都希望自己天天收快遞,收到手軟為止,要是錢足夠把所有想要買的東西都買下。我們內心的欲望額度很大,需要控制。
每天記一筆流水賬,至少你可以知道自己今天花了多少錢,花在哪里,一個月以后看看自己總共花費多少。哪些花費需要克制,哪部分需要多花一些。
記流水賬的理解,不是為了節約而節約,看到自己每天記賬,就想方設法省錢省錢。記賬的目的只是讓你知道錢花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花?哪些地方的錢花的不值得。
記流水賬,可以用本子,也可以用各種app軟件。反正挑自己舒服,喜歡能堅持的來。
5.每周看3-4個TED視頻
TED演講主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改變世界”ideas worth spreading。TED視頻一般在15-18分鐘,你可以從中學到兩樣東西。
第一樣:聽不同行業,不同人,表達不同的觀點,了解不同的價值觀,開闊自己眼界。你對什么事情最關心,能夠立即知道最新消息,娛樂圈的八卦消息,哪個人出軌了,哪個人分手了,哪個藝人出問題了,這你永遠都是第一個知道,相反人工智能發展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樣的美才叫美?近幾年的流行設計是怎么樣的····這些你統統都不知道。
第二樣:你可以學習如何公眾演講.你看起來很能聊,跟朋友也混得不錯,但是,讓你站在舞臺中央,大聲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你敢么?在大學小組合作中,老師要求制作ppt,派代表到講臺上說,你上去過么?
公眾演講,這件事情跟內向還是外向無關,而是跟你說的深度有關。
網易公開課里有大量的ted視頻,如果你不喜歡中文,也可以到youtbue看英文視頻。
6.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總會長大,會在不知不覺間從“發問一方”轉變為“被質問一方”。要永遠保持好奇心,非常困難。
當你臉上習慣了大人的表情,每天的生活只剩下日復一日地單調重復。“大概這么一回事”、“我對這個沒什么興趣”、“反正我不相信這一套”。
你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也就對任何新的知識,技能都沒有興趣,最后原地踏步,成為井底之蛙。
鍛煉好奇心很簡單,當你看完一篇文章,某個觀點,對于里邊所講的內容有興趣,那就勤勞一點,去挖掘。
7.每天睡前做個總結
今天中午吃什么?昨天你干了哪些事情?現在你還能想起來么?你會發現明明近在咫尺的事情,你就是想不起來,是你的記憶力有問題?當然不是,是你不上心,不做記錄。
我的領導在第一天上班時,她告訴我工作內容之后,還跟我說了一句話:最好的狀態就是工作和生活能來回切換,工作時認真,專業,在每天下班前5分鐘,用筆寫下今天你做了哪些事,哪些事情還需要注意。寫完了,然后關閉電腦,開開心心回家,出去玩。相信我,其實你每天做總結,花費5-10分鐘就足夠了。
習慣這個東西,就跟物理上的慣性一樣,養成了,人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啟用習慣,不管好還是壞習慣。正如《習慣的力量》所說:“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是出于習慣,就是說,倘若我們能看清并且改掉自己的壞習慣,看清并堅持好習慣,我們至少就能在人生路上得90分,關鍵在于自己。關鍵在于經常的“自我評估”。譬如一句西班牙諺語:自知自明是自我改善的開始。譬如一句中國人都知道的是:吾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