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多多
當風從山上往下吹,代表著這場寒冬要過去了,山里的老人總是起的很早,天霧蒙蒙的就起來把床邊的煤爐子用那根搜火棍子使勁通,再把昨晚封在爐子上的稀煤捅下去,加點新煤塊,這火可以用到上午去。
早晨全家的早餐,還有牛圈豬圈等牲口都等著它煮出熱乎乎的吃食。
鄉(xiāng)下人的一天特別長,城里人工作8小時公制,鄉(xiāng)下人是不太有時間觀念的,特別是窮苦點的人家,四季里為了全家人吃飽穿暖不停手。
在春天。
早晨起來開始燒水,然后屋里的女人提著鐮刀就這清晨晶瑩的露珠下路邊地頭割幾把草,順便路過自己菜園子掐兩把新鮮的菜,這時候天才放大亮。爐子上的水燒好了,家里爺們兒也起得床來,開始洗漱等吃早餐,女人圍上舊衣改造的圍裙在爐子邊洗菜丟進昨晚煮熟的新鮮豆湯里,飯菜就吃昨晚剩下的土豆茄子,上爐子蒸上三五分鐘,保證不岔味。
初春還有點冷,房上的霧氣就著爐子熱氣把房子周圍圍起來,吃完早飯,男人會拿上鐮刀遷出馬和牛出門,鄉(xiāng)下的男人對放牧是深刻的,特別是一個蒙古男人,這是他天生的深入骨髓的天性。只見他一下子跨上馬背,鐮刀背到后腰的褲腰帶上,那腰帶還是上次鄉(xiāng)里死人幫忙時給的孝帶。如今不見白色,發(fā)黑的自自然然,就像本來就該這個樣子。
男人的一天將會在山上度過,帶上昨晚女人烙的餅和干炒包谷花(有時是黃豆),便開始去大自然和著牛馬上山。
女人要開始叫醒讀書的妮子,穿戴吃完飯得去學校,妮子出門前只有一句:媽我走了。回來時也只有一句:媽我回來了。
女人大多時候是沒空回答,妮子出門,她立馬把早上就著露水打來的草切好,等爐子上的水開放下去,爐子上的鍋很大,是兩頭豬一天的口糧,中午一次,晚上一次。
今天的豬 有些慌,這還沒到中午開始叫上了,指不定昨晚吃食兩打起來把吃的拱地上沒吃飽。女人提起搜火的棍子往火里又一桶,她希望水開快些。
爐子上煮豬食,她拿著水桶往不遠的井邊打水,此時的天全亮了。山里的好些人家屋頂在白霧里散出煙來, 院子門口的竹林里鳥叫聲啾啾啾啾不停,不知是唱歌還是吵架。遠處的山霧還沒散,由近至遠就是一副水墨畫啊。
來不及欣賞,女人的水桶接滿水開始往家挑。
爐子很旺,豬食沸騰得滿屋子都是草熟了的味道,屋子里霧蒙蒙的,要不是霧氣很溫暖,還以為到了野外了。女人快速拿出那個破掉的大碗舀糧食粗面往鍋撒,讓它盡快煮熟。如此便可以了。
雞都已經(jīng)在外面逛了好幾圈,鴨子伸長脖子往屋里看煮的吃食。女人朝外拿著那個破大碗舀一碗倒在拴在門口園子木樁上的盆里,仿著雞:咯咯咯咯。這些家伙全部瘋了似的往這兒湊。
吃飽的鴨子會被趕到門口河里去玩,幸好今年春天來的早,雖然早晨河水涼,到來中午太陽一出來。鴨子都歡實往水里栽。
吃飽的雞會自己去山上,晚了又自己回來。母雞會自己下完蛋在出去找同伴,這些雞鴨真是聽話得很,有時就像人一樣懂事。女主人下地干活遇上人就會大方夸耀她這些雞鴨。
家里的糧食面不多了,她得把玉米從梆子上麻下來,拿到井邊清洗干凈,在拿回來在石磨上推動石磨磨成面。
這可是個技術(shù)活,首先準備好這些,推完第一次還得用一個粗篩子篩第一道,豬吃的就是這第一道,殼比較多。接著繼續(xù)在上石磨磨。這次得用個細點的篩子,把最細的面留下來給妮子吃,在篩一道就是順米可以用來做飯,剩下的就是牲口的。
做完米飯得到中午了,喂完豬,自己吃點東西,得準備晚飯了,早上做的湯夠吃好幾天,只要每晚都把它熱翻滾了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晚上吃的是炒土豆和青椒雞蛋。都是自己土地的,青椒是曬干的。準備好食材,她不會急著就炒菜。女人提著鋤頭到菜園子翻翻地,此時毒辣的日頭過去了,她揮動著鋤頭翻地準備在哪天種點東西。汗在她的臉頰子上往下掉出來,有的順著乳房滑落下去。她粗糲的雙手握著那把鋤頭左右揮動。不一會兒功夫就結(jié)束了。她抬起頭撐著鋤頭歇息片刻,看到山上吐露的新綠和河水里歡騰的那些鴨子,滿足的笑笑,又低著頭干起來。她想再過幾天,天氣再好點,家里那口子得去地里在翻二道土地開始種糧食了。反正這土豆是可以種了,希望今年不會有倒春寒啊!
到家放下鋤頭,洗洗刷刷。開始準備爐子晚上吃的東西。用一個大點的篩子把煤面往里倒。粗的留下來明兒中午用一次,細的加上黃泥可以封火一晚上,非常方便。做完這個就開始準備晚飯。
雞鴨陸續(xù)歸來,在門口叫喚這等待今天最后一次吃食。
牛馬和男人也陸續(xù)回來,她微笑著在圍裙上邊擦潮濕的手邊去牽著馬,馬背上是今天滿載而歸的草和野花,草是牛馬的夜料。野花是男人種在院門口的裝飾。
妮子背著書包在村口的笑聲傳到 女人耳朵里:媽,我回來了。放下書包吃飯吧!
在夏天。
女人會起得更早準備家里的東西,她會到山上采野菜拿到集市上兌賣,她會在家里餐桌上出現(xiàn)當季的野菜。看著妮子一天天長大。
在秋天。
全家人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女人男人忙著收地頭的糧食搬回家里過冬。妮子則會在每晚和小伙伴們就著月光辦家家,或者躲貓貓。總是月亮高掛了女人呼喊才會歸家。
秋天得準備過冬的東西,他們需要自己去挖煤炭,男人挖,女人從洞里拖出來,兩人在一點點往家里搬。準備完這些時,就快要過年了。 ?
在冬天。
這該是全家最閑的時候,年貨是早就準備好的,有秋天的核桃,果干,集市上的糖果,還有自己的瓜子,山上的野干板栗等。這年是一定會過的像模像樣的,會殺年豬,鄰居都會來幫忙吃殺豬飯,小孩全聚集在這里等殺豬取出的豬尿包,清洗完用一節(jié)竹筒吹得大大的掛起來,不過家里不讓妮子玩,說是妮子玩了嫁不出去。以至于后來妮子長到20幾還沒嫁出去自己還在偷偷思量是不是和自己小時候偷玩豬尿包有關(guān)。
過年的氣氛很熱鬧,初一這天,全家人可以睡一天,什么都不管,妮子睡得著,女人一般都早早起來給家里包湯圓,代表和和美美。初一家里什么東西都不讓往外倒的,包括洗腳水都留下來。等過了三天倒出去。
這樣的風俗習慣是持續(xù)很久的。大家都這樣遵守,初一早晨一般最早的一家開飯就會放鞭炮通知,我家團員吃飯了。以前妮子家都是頭一個。隨著妮子長大外出讀書,便很少了,妮子有時不回來過年,女人和男人就不放。
初三得祭奠火神,家里的火神好祭奠,就在床邊。有時男人睡不著就在床前砸吧他那煙袋子,盯著這被封閉還有微弱火光的爐子看。她笑了笑,這爐子還真好,知冷知熱的,你對他好她就一定溫暖你。他側(cè)臉忘了一眼女人,然后又沉沉睡去!
文:余多多
一個會深夜痛哭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