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莠子
天賦這個東西,應該是有的吧?有些人在某方面就是比其他人優秀,姚明就是個高,莫扎特就是音樂神童,但是究竟什么就一定算是天賦,似乎又不太能說清楚。
關于天賦怎么來的,我覺得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是天生的,有人天生樂感就好,有人天生就色盲,可能是基因強,也可能是運氣好,無法否認。另一個方面是環境熏陶,書香門弟的子女多讀兩本書,音樂世家的孩子會兩樣樂器,簡直就是理所當然的。
或者還有一種天賦,一直隱藏在身體中,你不知道,但是你會關心與它相關的任何事情,就像貝殼里進了一顆砂子,但是終于養成了一顆珍珠,有一天突然大發異彩,別人都會說你好有天賦啊。
關于到底是天賦重要還是努力更重要?如果非要放到一條起跑線上,我覺得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輪,如果有天賦的人不去做,那么必定是努力的人嬴,不管多有天賦,都要開始去做才可以;
每二輪,有天賦的人與努力的人目標是一樣的,那么這就要看有天賦的人是否也努力,雖然有天賦,但是只付出一半的努力,和全力以赴的努力,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個平手;
第三輪,有天賦的人也很努力,像努力的人一樣努力,那還可以比耐力,比對這件事情的專注程度,長久的拉力賽,就有一個誰笑到最后的問題;
第四輪,有天賦的人與沒有天賦的人一樣努力,一樣有耐力,一樣專注……沒有天賦的人,崩潰了,絕望了,感覺沒法活了,已經盡力了啊,還是比不過他……
這時問題就出現了,那位一直自認為努力的人,你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喜歡這件事情,只專注于它嗎?那怎么還有心思去給別人比?我覺得問題不出在天賦,問題就出在了專注上,你專注于比較,而所謂有天賦的人,一直在專注的做事。
這也非常好理解,一旦喜歡一件事情,必定心心念念的都是這件事,也就廢寢忘食孜孜不倦,自己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還不自知,一心只想著這一件事情,不知不覺就走到別人前面。
與天賦相近的一個詞是才華,才華就比較明朗了,就是在喜歡的事情上努力的時間長了,別人發現都沒有你做的好,你就有了才華。
所以,我覺得也許并沒有天賦這回事,只是恰巧找對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做成功了,別人無法達到同等水平,就拿天賦來說事。
比如再來說姚明,雖然說他個子高但是他左耳失聰,兩肩窄而臀部寬,臂展小于身高,跟腱短加刀削腳,對于打籃球來說,他的天賦并不多好。連他自己都說:“其實現在的小孩兒里面,比我當初身體好的實在太多了。但最重要的并不是身體,而是你究竟想不想去做?如果你想去做了,那這個想法又能堅持多久?”最終他依靠自己后天努力使球技高超,在NBA成為一個出色中鋒,看來也不只關天賦的事兒。再來說比莫扎特還優秀的貝多芬,雖然四歲就開始登臺表演,但是后來雙耳失聰,但是也因為命運捉弄寫出了《命運交響曲》,你能說雙耳失聰,對于音樂人是一種天賦?
所以不要討論天賦的事情了,我們來討論是不是真心的喜愛一件事情,喜歡的事情就去做吧,所謂的天賦不夠,不過是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為自己不夠喜歡不夠努力找的理由吧。
事業成功否有社會化的標準,而人生成功否只有自己清楚。一生一直在做一件喜歡的事情,而且做的越來越好,這是不是也算成功?何況很多事情做的時候,并不在同一起跑線,也并不知確切的終點在那里,如何去比較什么天賦?喜歡了,就做了,關天賦什么事兒?而一生都能專注的做事情的人,是何等幸福而忙碌,他們豈有瑕在意別人的標準?來糾結一下自己有沒有天賦這回事兒?
還是那句流傳很廣的話,其實我們很多人的努力,都到達不了拼天賦的程度就放棄了,還談什么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