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模仿敏感期這么一說,反正兩歲多的小苗現在屬于瘋狂模仿別人的階段。不管別人干什么,他都要學著模仿,別人摔倒了讓媽媽抱抱他也會馬上跟著摔倒,并且必須像別的媽媽一樣來一個愛的抱抱。感覺他現在是別人打了一個屁,他都恨不得要憋出一個出來才行。
如果孩子的模仿期到來了,我們該問問自己做好準備了沒有。這種準備是我理解不阻攔,我示范正確的行為,我忽視你錯誤的模仿經歷。
1理解不阻攔
平時每天下午都會帶著小苗在樓下的小廣場玩,這個廣場很多健身器材,又是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下面,很是涼爽,所以這個小廣場從來不會缺小玩伴。只見一個三四歲模樣的小男孩在開心的玩著沙土,過一會又來了一個小女孩,她自己玩出了另一種玩法,拿著石頭放在那個可以轉動的健身器材上,然后又撿來了樹葉,把石頭放在上面說是在做蛋糕。那小男孩見了也學她一樣玩了起來。本來兩小孩玩的挺開心,我看著也挺美好,這時候這小男孩的媽媽卻要起打破這份平靜,她說“你不能自己發明一種玩法嗎,怎么別人玩什么你玩什么”,好吧,正是這句話讓小男孩玩的不怎么開心了。他把石頭丟在一邊。我在想可能是孩子大了,孩子媽媽對他的期許更高了一層。能玩會玩還要能領導別人玩才符合她想要的標準。
而身邊也經常聽到“你是個男孩子怎么學人家女孩”“你比他大你還學他"等這些話。
這正是因為不理解孩子的性格發展特征而去阻礙兒童的模仿行為。小孩模仿別人沒有錯,更不能因此被大人扣上一個沒有自我,缺乏想象力的帽子。模仿是幫助孩子觀察到外面世界的一個實踐活動,對兒童的認知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不應該去阻止孩子的模仿,這樣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做法只會阻礙孩子的認知發展。
也許我們在做家務活的時候他看到了也會學著參與進來,這時候不管孩子是真的幫忙還是到添亂,我們都不要阻止孩子。或者孩子看著別人摔倒了也會學著摔一下,我們只需靜靜的去接受孩子的模仿行為,不用刻意的去加一句地上臟,快起來。
孩子在一次次模仿中完善認識自己,這是孩子從沒有自我到成為自我的一個重要階段。既然孩子已經準備好了,那么我們只需做好我們自己的行為示范就行。
2示范正確的行為
孩子最愛模仿誰,那一定是家里日夜相處的照顧者。都說孩子的行為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最正確的行為示范潛移默化的教給他。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吃飯愛吃青菜不挑食,那么我們大人吃青菜時就要表現出十分好吃愛吃的樣子。我們希望孩子有禮貌,那么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就不要吝嗇說謝謝的這個詞。我們希望孩子讀書用功不沉迷電子產品,最該做的不是勒令制止,而是我們自己要放下手機做一個愛學習的家長。
正確的行為要示范,危險的動作需要避免。上次看到小苗自己拿著棉簽掏耳朵把我嚇到了。孩子總是很輕易的把我們的行為學去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在孩子面前做危險動作。家里的危險品盡量藏起來。上次看一個新聞,2歲孩子在父母沒注意的情況下用輔食機,結果造成手指切斷。還有現在家里收快遞的頻率越來越高,有的家長覺得好玩,有時候會把快遞的大袋子像帽子一樣帶在孩子的頭上,雖然畫面好笑,殊不知這也在無意中示范了一個錯誤的行為,最怕的就是哪一天孩子在我們沒有看護的情況下也這樣玩,而后果可大可小。
在孩子愛模仿時期,可能孩子還會語出驚人。
3忽略錯誤模仿
現在孩子接收信息太快,渠道太多。當孩子做出某一個行為或者說出某一句話時,我們總是有這樣的疑慮,這孩子是在哪學的,我們沒有教啊。
平淡無奇的話語家長還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如果是不當的行為或者口出臟話時,家長一定會焦慮萬分。其實孩子對這些不良行為的模仿是無意識的。孩子肯定是從外來渠道學習了這個臟話,但是我們要盡量淡定對待孩子的行為,更不要從道德品質上去判定孩子。我們應該忽略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要因此表現的很生氣而強化了這句話的力量,我們應該積極暗示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教孩子說正確的語言。
當孩子愛模仿,我們只需一幫他篩選出一面好的鏡子,給他充足的自由,時間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