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為嘉賓,參加了我們系舉辦的一個活動叫《超級演說家》。臺上的選手都是我身邊熟悉的人,不熟悉的是,他們站上了那個講臺,向我們述說著屬于他們的故事。
如果問我,在大學中,我有什么遺憾的話,我會說,我還沒有足夠的勇氣。
在那時,我突然想起了劉同的那本書《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這本看似很雞湯,但是又有人生哲學道理的書,讓我一遍又一遍刷新了對劉同的印象。其實,看了那么多哲學的書,還不是要回歸自己的生活嗎?哲學源于生活。
以前的我,或者說幾個月前的我,還是很害怕孤獨的,不喜歡一個人,總愛拉上別人一起做某些事情。有一天,我有個朋友罵醒了我,為什么我那么害怕孤獨?這個問題,痛定思痛。現在,我一個人走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發呆。在這座充滿熟人的象牙塔里,愛上了獨自一人。很多人離開了另外一個人就生活不了,雖然我曾經試過,但是,至少現在,我已經度過了這一切,而這一切所給予我的,不再是表面的孤獨,而是內心的平靜?,F在的我反而更加喜歡一個人走在校園的路上,發著呆,腦袋里閃過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無聊的人際所帶來的煩惱。一個人的時候,的確想通很多事情,比如怎樣把一個社團的活動搞得更好,怎樣搞好社團的組織架構,今晚該讀什么書,寫什么文章,或者有時候想一些深層次的事情。
有人曾經說我,這么喜歡靜,有意思嗎?
有一種孤獨是只有自己篤信的路,只有你一個人行色匆匆的走下去。再看那個《超級演說家》,看似大家都很認同站在舞臺的上的人,的確,他們的勇氣是自己不可比擬的,我承認有那么一個瞬間覺得自己好慚愧,為什么不勇敢去嘗試呢?但是,熱血后的冷靜讓我明白自己更需要的是什么。
我沒必要向每個人交代我的人生,也沒必要去羨慕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一旦我選好的路,我會不顧一切地走下去。
曾經我好想出風頭,去演講,去表演,就是說表演欲很強烈。但是慢慢地,我認輸了。
一直那么辛苦去爭取,去對抗,突然醒悟,那么努力都不行,因為本來就不屬于你的。有種解脫吧,一直辛苦去對抗別人,其實是不肯認輸的自己而已。
認輸,只是為了節省生命的時間,把目光從不值得地方轉向值得停留的景象。爭取那么久,對抗那么久,直到遍體鱗傷才恍然大悟。臉上的云淡風輕,誰也不知道自己的牙咬得有多緊。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要讓人覺得毫不費力,只能背后極其努力。我們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總會很容易被別人打雞血,俗稱忽悠。我們總愛聽那些快餐的演講,總愛一遍又一遍與自己產生共鳴的段子鼓掌,總閉不上自己的雙嘴愛講些什么心靈雞湯。有沒有想過,你寫了成百上千條微博、朋友圈或日志,有些是寫給專門的人看的。但往往這個人看不到,不會看,也不想看。直到有一天,另一個不相關的人突然跟你說:你寫的所有東西我都看完了,好心疼你呀,啊哈——你看,真正在乎你的人讀的不是你的某條心情,他們想讀的,是你的整個人生。
當對事情感到絕望的時候,你可以放棄對他人的信任,可以放棄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可以放棄對結果的企盼,唯獨不能放棄的是內心的平靜。
現在的我,至少能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能一個人獨自做了很多事情。也許,內心的平靜所給我們帶來的利益往往比物質上的更加享受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