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培根”》
午飯去吃“過橋米線”,這是第三次吃這家的飯。前兩次到店里先“付錢”再交待老板“吃清淡的,不要紅油”,然后坐等,開吃。端上來的是牛肉米線。挺好吃!
今天中午,又進了這家店,這次老板遞過來一張“單子”,我茫然了,看前邊同來的年輕人勾選了“培根”,猜想:“培根?有‘根’該不會是什么沒見過的野菜吧”?我弱弱地問:“培根是啥東西?”“你選吧,反正可好吃!”她答道。我不能盲從啊,萬一不是我的味兒一碗飯就搭進去了,就又問:“培根到底是啥?”“選吧選吧,我覺得可好吃。”我心想,會是啥味道呢?管它呢,就勾選吧——從眾心理讓我在“培根”后邊打上一個“√”。
米線端上來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因為不認識“培根”啊!看看單子,38和39號是我們倆的。端到跟前,還問人家“哪是培根?”“就這個”,她用筷子指點著。哦,薄薄的方片,深紅色,上邊還有點點白斑,這不是火腿嗎?夾一塊放到嘴里,挺筋道,可是味道不像平時吃的火腿腸。吃起來香味悠長卻又不肥不膩,配著爽滑的粗米線和極清淡的湯,簡直美不可言。究竟是啥呢?寫分享前我開始上網查找:
? ? 培根系由英語“Bacon”譯音而來,其原意是煙熏肋條肉(即方肉)或煙熏咸背脊肉。培根是西式肉制品三大主要品種(火腿、香腸)之一,其風味除帶有適口的咸味之外,還具有濃郁的煙熏香味。
? 現在回味一下,似乎還真有一絲絲熏肉味兒。只是,這名字遠不如我們漢語“熏肉”“臘肉”,一看名字就知道食材,甚至連制作過程也可以推知一二。
認識了培根,也借由培根又一次體驗漢語博大精深的魅力!